周国平,一九五四年生于上海,一九六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七八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代表作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等,主要译著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1983年至1995年4月所写散文的结集,收入了散文十四辑,内容包含哲学思想、人文思想、人生寓言等,其中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今日读来,这些散文作品依然触动人的内心,因为我们同样热爱生活,希望寻求人生的真谛,向往豁达的精神境界。
在与原出版社的合约期内,在未作任何宣传的情形下,《守望的距离》在五年中印行了71000册,我对这个成绩深表满意和感谢。现在,在合约到期以后,我把《守望的距离》略做修订,重新出版。所做的修订有三。其一,在初版时,匆忙交稿,许多文章是从原发表刊物上剪贴的,其中有一些不免被那些刊物的编辑做了删改,此次均按原稿予以恢复。其二,由于《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已出版,删去了从中摘录的文字。其三,增补了当时遗漏的若干文章。
讲实话,我是第一次读周国平的书。这本书貌似写的年代已经比较久远了。80年代的作品,但是直到现今读起来还是很有认同感的。书中引用了大量中外哲学大师的经典语句,还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认真理解了“守”、“望”两个字的含义。作者坚信:一个人唯有真正为自己写作,他的作品...
评分力荐,和推荐,程度上的差别,喜欢是个人的喜好,不能保证每人认同这种调调。我愿意透过他的文字,与自己对话。道出我想说的,朦胧间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用哲学的思维看待生活,或许多几分豁达和忍耐。
评分每当情绪低落时,总是拿出这本书,在夜灯下,或早早醒来的5、6点,读那些能和我产生心灵共鸣的哲思妙语,心灵总能得到抚慰。感谢这个世界还有智者,还有可以共鸣的灵魂。
评分每当情绪低落时,总是拿出这本书,在夜灯下,或早早醒来的5、6点,读那些能和我产生心灵共鸣的哲思妙语,心灵总能得到抚慰。感谢这个世界还有智者,还有可以共鸣的灵魂。
评分感觉他的文章很缺少力量,总是软绵绵的,都给我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单单只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这些话又是许多人所自以为感觉到却又说不出来的。可能引起了些共鸣,却缺少给人的激动与震撼。
至少让我能静下来的文章
评分我的启蒙
评分没看完
评分还是喜欢这个版本的
评分去上海的火车上读了一半,回北京的火车上读完了另一半。 十几年前的文字,读着一点也不陌生,看来物是人也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