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上冊)》講述瞭:《水滸傳》人物眾多,頭緒繁雜,意蘊豐富,同時又有貫穿全書的主要綫索。對於它的解讀。在許多方麵可以采用兩分法的方式進行。一是時間上的前後對比。《水滸傳》共100迴,按時間劃分明顯由兩部分組成。從第1迴到第71迴是前一部分,從第72迴到100迴是後一部分。前一部分是寫各種類型人物,通過不同的渠道,以多種方式進入起義隊伍;起義隊伍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最後匯集在梁山泊,樹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後一部分是寫梁山英雄先是擊敗官軍圍剿,後來接受朝廷招安,奉命徵遼、徵田虎、徵王慶、徵方臘,最終遭受奸臣迫害,或死或隱,風流雲散。前一階段是起義隊伍的上升期,後一階段是衰落期。前一部分塑造齣一批頂天立地的英雄,後一部分則展示眾多英雄如何相繼毀滅。前一部分敘事為主,重點寫幾大戰役。不過,在後一部分四大戰中,徵遼、徵田虎、徵王慶三次戰役,梁山好漢沒有一個戰死,陣亡的都是齣徵後加入隊伍的成員;徵方臘則損失嚴重,大傷元氣。前三次戰役是一般性地敘述,徵方臘是後一部分重點加以錶現的事件。
二是梁山英雄加入起義隊伍過程中殊途同歸。在梁山聚義的108位好漢都是被迫走上起義的道路,這種逼迫來自兩個方麵:一是由於不堪忍受惡勢力壓迫而奮起反抗,二是在起義軍的逼迫下加人梁山好漢的隊伍。盡管二者進入梁山的途徑、方式不同,但最終都成為起義隊伍中的精英,並且患難與共,經受瞭多次戰爭的考驗。同是受暴政壓迫而走上反抗道路,但具體錶現又有很大差異。武鬆、魯智深、李逵、阮氏兄弟等人義無反顧,林衝、楊誌等人則猶豫徘徊,經曆瞭許多艱難之後纔最終走上起義道路。《水滸》作者通過敘述、描寫眾多人物在加入起義過程中的差異,展示瞭不同類型人物的個性特徵,同時也為後來梁山好漢在招安問題上齣現分歧埋下瞭伏筆。
三是水滸英雄價值觀的忠義交織。水滸英雄來自不同階層,有著不同的經曆和性格特徵,他們之所以能在梁山聚集,結拜為兄弟,一方麵是為環境所迫,同時也在於他們重義氣,是靠義氣把大傢連結在一起的。晃蓋任梁山首領時,議事場所稱為聚義廳;宋江率梁山好漢排座次,聚義廳已改名為忠義堂。忠和義是梁山好漢的雙重價值取嚮,但具體到每個成員身上,忠和義的比例又有很大差異。有的隻重義氣,對朝廷無忠心可言;也有相當一部分成員忠義兼顧,企圖兩全齊美。這便釀成瞭水滸英雄內部的矛盾衝突,也帶來瞭深重的災難。水滸108位英雄排座次前,起主導作用的是義,是好漢之間的以誠相待,肝膽相照;梁山好漢排座次之後,起決定作用的是忠,導緻他們接受招安,奉命齣徵。義是梁山好漢聚眾舉事的動力,它使起義隊伍日益壯大;忠則是葬送起義事業的禍根,把梁山好漢一步步引嚮苦難的深淵。許多水滸英雄在忠和義之間進行協調、斡鏇,因此,他們的性格具有雙重屬性,尤以宋江最為典型。
四是英雄悲劇和國傢悲劇的兩綫並存。108位梁山好漢是頂天立地的英雄,這個群體的毀滅是一場英雄悲劇,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這是《水滸傳》著力錶現的對象,作為主綫齣現在作品中。與此同時,《水滸傳》還從較大深度展示齣瞭北宋王朝的悲劇,它作為一條副綫存在,對英雄悲劇起著補充作用。英雄悲劇、國傢悲劇,二者交織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互為因果的關係:國傢悲劇導緻英雄悲劇的産生,英雄悲劇的齣現又加重瞭國傢的悲劇。眾多梁山好漢飽受朝廷和地方惡勢力的迫害,接受招安後又相繼被斷送前程和生命,這是英雄的悲劇,同時也是朝廷的悲劇。
五是現實性和虛幻性的二元互補。《水滸傳》是一部現實性很強的作品,其中許多人物和事件,乃至細節描寫都可以從社會生活中找到原型和根據。《水滸傳》又明顯帶有虛妄的成分,它的虛妄性和現實性經常糾纏在一起,虛妄性是作為現實性的補充而齣現的。作為全書引子的第一、二迴,既有洪太尉誤走妖魔的虛妄畫麵。又有禁軍教頭王進被迫逃亡的真實情節,二者共同引齣後麵的許多故事。晁蓋等七人想智取生辰綱,於是齣現北鬥七星附屋頂之夢。梁山好漢即將排座次,於是有忠義堂宋江得天書情節。全書最後以“宋公明神聚蓼兒窪,徽宗夢遊梁山泊”結束,既是對前文的照應,又是用虛幻的神界和夢境來淡化現實悲劇的蒼涼氣氛。至於兩軍交戰過程中藉助魔法,則是對現實的鬥爭采用瞭虛妄的形式加以展現。
發表於2024-12-28
水滸傳(上冊)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水滸傳(上冊)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