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对俄国文学巨匠生平与作品的探索之旅
.
生动地描述了作家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坎坷的一生
.
对读者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每一部长篇巨著都是一次终生难忘的阅读体验。作家的一生也和他的小说一样,从内到外充满了戏剧性,令人为之扼腕。安德里亚斯•古斯基这部传记作品是25年以来德语文学界的第一部陀氏传记。在书中,他生动地描述了作家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坎坷的一生:27岁因涉嫌政治被捕,在临刑前最后一刻被赦,侥幸拣回了性命;在流放西伯利亚10年后浴血重生,重新返回文坛;为躲避债主的纠缠逃往国外,因生活窘迫而染上赌瘾。古斯基用流畅的文字,回顾了陀氏从反叛到反动的政治立场变迁,以及为了靠写作谋生而付出的无数心血:他创作了《罪与罚》,这部托马斯•曼口中“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悬疑小说”;他以戏剧性手法,犀利而细腻地揭示了人类心灵中最黑暗、最隐秘的心理活动;他对现代社会本质的深刻揭露,使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预言家”(阿尔贝•加缪)。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那些充满张力的画面以及对人性的不断拷问,都在这部陀氏新传中通过作者的传神之笔,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
安德里亚斯•古斯基的陀氏传是一部杰出的传记作品。他以高超的写作技巧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及其现象级作品进行了梳理,并在文字中将叙述与分析融为一体,既有学术上的严谨性,又通俗易懂。
——《莱茵内卡报》,约瑟夫•魏斯布罗德(Joseph Weisbrod)
.
一部洋溢着学术精神的优秀传记,手法不拘一格,语言流畅易读。
——《新德意志报》,卡尔海因茨•卡斯佩尔(Karlheinz Kasper)
.
古斯基的陀氏传以细腻而审慎的笔触,描绘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是一部精彩生动、极富可读性的佳作。
——卡拉•希尔舍尔(Karla Hielscher),德意志广播电台,2018年7月2日
.
古斯基在这部非常值得一读的传记作品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极具人格魅力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形象。
——克劳斯•弗里德里希(Klaus Friedrich), 《阅读艺术》,2018年2月
.
安德里亚斯•古斯基用堪称典范的手法,完成了一场对俄国文学巨匠生平和作品的探索之旅。
——萨比娜•迈耶•祖尔(Sabine Meier Zur),《新苏黎世报》,2018年6月24日
.
德国最优秀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专家之一。
——奥地利广播电台,2018年5月27日
.
安德里亚斯•古斯基这部陀氏新传既全面又深刻,语言简洁流畅,令人读起来欲罢不能。
——布莉吉特•冯•卡恩(Brigitte van Kann),西德广播公司第三频道,2018年5月11日
.
在充满悲情的德国陀思妥耶夫斯基语文学研究的悠久传统中,古斯基这部传记是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不俗之作。
——乌尔里希•M•施密特,《新苏黎世报》,2018年4月25日
.
古斯基在生平叙述与作品分析之间找到了可贵的平衡,他对史料的轻松驾驭以及高超的叙事技巧,令读者从中受益无穷。
——乔治•莱斯腾(Georg Leisten),《西南新闻报》,2018年4月20日
内容简介 这本书名为传记,章节也是按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几个大的人生阶段作为划分,但实际上书中的内容加入了很多对陀氏作品的赏析和解读,是一本人物生平与作品点评的综合体。 第一章“起步与受挫(1821-1849)”是从陀氏出生到他被流放至西伯利亚之前,0岁至28岁。 第二章“...
评分内容简介 这本书名为传记,章节也是按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几个大的人生阶段作为划分,但实际上书中的内容加入了很多对陀氏作品的赏析和解读,是一本人物生平与作品点评的综合体。 第一章“起步与受挫(1821-1849)”是从陀氏出生到他被流放至西伯利亚之前,0岁至28岁。 第二章“...
评分作品是作家创造的结果,凝结作家的心血,作家通过作品来反映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但作品中所反映的思想或者作家所崇尚的道德就是作品中所描写社会的主流思想或者就是作家本人所具有的道德,那是值得商榷的。因此,要艺术家或者作家具有德艺双馨,看来是个很高的要求。同样通过作...
评分近代以来世界文坛风云突起,大师云集,这其中有一股浓烈的西伯利亚飓风风靡世界,它们就是俄国文学,尤其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对于近代中国文学乃至文化产生过不可磨灭的影响,近代的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小说大师无不出其左右。自19世纪近代以来,从普希金开始,他们就相继...
已读。很喜欢。非常好读的一本书,让人手不释卷,读起来好气好笑又心生怜悯,将真实平凡的陀氏展现于读者面前。生平,书评,传主分析。2022021516-eB
评分一本侧重生平的陀氏传记,虽没有约瑟夫·弗兰克对文本深入肌理的分析,但30多万字,读来颇为轻松流畅。虎年第一本读物。编校疏漏不少,尤其是括号里的外文标注,但瑕不掩瑜。感谢索·恩对“陀翁之年”的贡献。
评分这本传记看起来很薄,但是比约瑟夫·弗兰克的五卷本传记更像作家传记,弗兰克把大量的笔墨放在了作品评论上,反而忽略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与他作品之间紧张的互文关系。如果说一个现代作家,一个没有生活的作家,倾注笔墨在作品身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戏剧性一生的作家,忽视他的一生的强烈的戏剧性,是对他作品的一种误读。这本传记在作家的生活和作品,包括时代的影响上,做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评分这本传记看起来很薄,但是比约瑟夫·弗兰克的五卷本传记更像作家传记,弗兰克把大量的笔墨放在了作品评论上,反而忽略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与他作品之间紧张的互文关系。如果说一个现代作家,一个没有生活的作家,倾注笔墨在作品身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戏剧性一生的作家,忽视他的一生的强烈的戏剧性,是对他作品的一种误读。这本传记在作家的生活和作品,包括时代的影响上,做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评分这本传记看起来很薄,但是比约瑟夫·弗兰克的五卷本传记更像作家传记,弗兰克把大量的笔墨放在了作品评论上,反而忽略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与他作品之间紧张的互文关系。如果说一个现代作家,一个没有生活的作家,倾注笔墨在作品身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戏剧性一生的作家,忽视他的一生的强烈的戏剧性,是对他作品的一种误读。这本传记在作家的生活和作品,包括时代的影响上,做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