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中國哲學史(一)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三民書局
作者:勞思光
出品人:
頁數:395
译者:
出版時間:2001-9
價格:TWD 4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571408552
叢書系列:新編中國哲學史
圖書標籤:
  • 中國哲學
  • 哲學
  • 哲學史
  • 哲學
  • 勞思光
  • 勞思光
  • 國學
  • 颱版
  • 中國哲學
  • 哲學史
  • 新編
  • 古代哲學
  • 思想史
  • 儒傢
  • 道傢
  • 墨傢
  • 中國思想
  • 學術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部哲學史,雖然是「史」,但也必然涉及「哲學」。當一位學人寫哲學史的時候,他不僅要敘述事實,而且要解釋理論。敘述事實是史學的工作,解釋理論則必須有確定的理論基礎與解析方法。而這種基礎與方法就是寫哲學史的必要條件;不能滿足這些條件則寫齣來的是「史」,但不算是「哲學史」。

——勞思光

《新編中國哲學史》是當今哲學泰鬥勞思光在中國哲學方麵最重要的著作。透過其獨特的「基源問題研究法」,如庖丁解牛般,將上下數韆年中國哲學的內涵,條分縷析呈現在您的眼前。本冊主要介紹古代中國思想及儒、道、墨、法、名等各傢學說。其中每一章節,皆有深入淺齣的說明,其內容正是中國哲學的深層內涵。

作者簡介

勞思光,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及臺灣的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吳大學等。現職中央研究院院士,華梵大學哲學係講座教授。

目錄資訊

論中國哲學史之方法——中國哲學史序言
壹 以往成績之檢討
貳 中國哲學史的方法問題
參 哲學史的任務與基源問題研究法
肆 中國哲學史的特殊問題

第一章 論中國古文化傳統之形成
壹 略說古史資料及考證之設準
貳 古中國民族分佈大略及殷民族之發展
一、古民族之三集團
二、殷民族略考
三、結 語
參 殷周民族之關係及其盛衰
一、略論周民族之起源及發展
二、殷周關係
三、周初之政治情勢
肆 南北文化傳統之形成及其影響
一、南方傳統之形成及其特色
二、北方傳統之形成及其特色
三、南北傳統與先秦哲學思想

第二章 古代中國思想
壹 有關原始觀念之問題
貳 古代中國思想的重要觀念
一、《詩經》中之「形上天」觀念
二、《易經》中之「宇宙秩序」觀念
三、《書經》中之政治思想
參 附論原始信仰
一、人格天觀念
二、中國古代之「神鬼」觀念
三、「命」觀念

第三章 孔孟與儒學
(上)孔子與儒學之興起
壹 儒學之源流問題
貳 孔子之生平及其學說
一、孔子之生平
二、孔子之學說
三、孔門學派與孔子遺留之問題
(下)孟子及儒學之發展
壹 孟子之生平及其自處
貳 孟子之學說
一、心性論
二、政治思想
三、其他理論

第四章 道傢學說
壹 道傢思想之源流及時代問題
貳 老子與《道德經》中之思想
一、老子其人
二、《老子》其書
三、《道德經》思想大要
參 莊子與《南華經》中之莊學
一、莊子其人與其書
二、莊子之思想

第五章 墨子與墨辯
壹 墨子其人其書之時代
貳 墨子之思想
一、兼 愛
二、天誌與權威精神
三、尚同與國傢論
四、非攻、非儒、非樂——墨子之文化觀
參 墨辯
一、墨辯之時代
二、〈墨經〉中所涉之邏輯問題與名傢理論
三、〈墨經〉中之邏輯理論
四、〈墨經〉中所涉之知識問題

第六章 荀子與儒學之歧途
壹 前 言
貳 荀子之生平
參 荀子之學說
一、性惡與師法
二、心與天
三、君與禮
四、「學」觀念與「正名」

第七章 法傢與秦之統一
壹 法傢之人物及著作
貳 韓非思想之特色及其傳承
參 韓非子之思想
一、論治亂
二、論主權
三、「勢」與「明」
四、二柄與虛靜
肆 韓非之影響及其歷史意義

第八章 名傢與名學
壹 名傢之立場及特性
貳 公孫龍子之理論
一、「指物」
二、「白馬」與「堅白」
三、「通變」與「名實」
參 關於「名學」一詞之討論
一、鬍譚之說
二、先秦思想中「名」之用法

後 序
第一、關於鬍馮之書
第二、關於「天」觀念
第三、關於方法問題

書目錄要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第一章考證南北兩大文化為儒道兩傢不同的曆史淵源,大部分學者皆認為此係勞先生一傢之見,餘不以為然,勞先生的論據論斷嚴謹,亦是為其心性論中心的詮釋架構埋綫。 古代思想一章獨創在對天命觀的解析,雖二分但足以盡,傅佩榮氏《先秦儒道發微》詳為分析反而閑得雜亂肢解。 儒...  

評分

第二章古代中國思想 本章所要討論的是孔子之前的中國思想。古代中國,指孔子之前的中國而言。以孔子為第一個有係統的哲學理論體係的哲人,此前的思想隻能算作是中國哲學未齣現之前的零星思想。 以哲學史的治學態度,隻能考察古代中國與哲學有關的觀念,其他的概不能涉及。 古代...  

評分

第三章孔孟與儒學 (上)孔子與儒學之興起 就時間次序上說,孔子為第一個建立哲學理論的人(係統性與自覺性),中國哲學史的論述要從其開始。在學說內容上看,先秦儒學雖為其中一傢,但漢代以降及至明清,儒學思想一直是中國哲學的主流。 第一節儒學之源流問題 儒學的源流問題...  

評分

勞思光的哲學史是幾年前在國學論壇上徵西大將軍推薦的東西。終於等到新版,買來一看,果然沒有令人失望。 孔子寫得非常詳盡,感覺到資料非常豐富,對問題的思考角度很多,也很新。 老子寫得太簡單瞭,隻寫瞭相生相剋,而對於宇宙觀,道論等等基本上無視。莊子更誇張,讀完之後...  

用戶評價

评分

東不成西不就。

评分

東不成西不就。

评分

勞先生文字邏輯性非常強,特色即基源問題研究法,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述前人思想上,某種角度來說應是種很特別的整理方法。南北文化及儒學寫得非常贊,後麵老莊就覺得很陌生化而看得略吃力,大概還是讀書不夠。勞先生前不久剛逝去,可惜感慨之。其著作必為不止流行於港臺之經典。

评分

基源問題研究法(突然很好奇颱灣是怎麼看待新儒傢瞭…)

评分

去瞭新儒傢影響的哲學史,非常好看!但好像我每每先看的哲學史都說一些略顯偏見的大傢,羅素死守保守主義和經驗主義,而勞思光則死守儒傢本意—德性我之成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