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久
記者。1941年生於大分縣。1964年早稻田大學第一政治經濟學部政治學科畢業。同年,進入日本經濟新聞社,就職於東京總社編輯局社會部。曾任西貢、新加坡等地特派員,1989年任東京社會部部長,後任董事長兼副總經理,最後成為大阪電視颱董事局主席。著有《西貢的火焰樹——另一場越南戰爭》《“安南王國”的夢——支援越南獨立的日本人》《不屈的春雷——十河信二和他的時代(上下)》等。
國鐵這頭巨象的崩潰
終結戰後日本的一個時代
記錄昭和最後的20年
城山三郎奬提名作品
————
【編輯推薦】
昭和六十二年(1987年)3月31日,史稱“日本鐵路最漫長的一天”。4月1日淩晨零時,日本國有鐵路(即國鐵)宣布結束所有業務,實施分拆和民營化。
“國鐵解體”,這起發生在昭和末年的政治經濟大事件,標誌著日本一個時代的終結。本書作者牧久是日本經濟新聞社社會部記者,1968年起負責國鐵相關報道,目睹國鐵最後二十年的動蕩。
因接收二戰戰敗後從滿洲鐵路和朝鮮鐵路等撤迴的人員,國鐵員工總數一度達到近60萬人,虧損的地方綫路進一步加重瞭國鐵的負債。人員過剩加上長期處於赤字狀態,國鐵被稱為“病態的巨象”。人員閤理化(裁員、轉崗)和廢除部分地方綫路勢在必行,各大工會對此極力反對,國鐵當局與工會之間衝突不斷,引發瞭圍繞罷工權、現場協議製度等的一係列攻防戰。同時,各工會之間也存在尖銳的利益衝突,派係鬥爭從未停止。
從錶麵上看,國鐵分拆和民營化的目的是為瞭改善企業經營,工會則為保障會員及自身利益奮力反抗。但從結果來看,國鐵的分拆導緻戰後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民主化政策背景下誕生的工會,尤其是其中最大的“國鐵勞動工會”(即國勞)的瓦解,以該工會為核心的全國性組織“日本勞動工會總評議會”(即總評)隨之解體,總評所支撐的左派政黨社會黨式微,從而徹底改變瞭戰後日本的政治格局。
————
戰後,作為公共企業體再度啓程的國鐵,始終未能擺脫國傢這個“束縛和羈絆”,同時,還受掣肘於戰後民主化政策的産物——強大的勞動工會組織。死死抓住國鐵利權不願放手的政界與管理層的爭執、管理層 與工會之間的爭鬥、管理層內部的派係鬥爭、由憎恨發展為仇怨的工會相互之間的“勞勞對決”……友愛與團結、暗鬥、變節、背叛、明哲保身及怨恨等等,多種復雜因素糾纏在一起,最終造成國鐵組織的解體。不僅如此,長達115年的“日本國有鐵路”的解體,還導緻瞭執掌戰後政治一端的國勞、總評及社會黨的瓦解,作為戰後日本政治體製的“五五年體製”也由此分崩離析。可以說,“國鐵分拆和民營化”是戰後昭和時代最大的政治和經濟事件。——摘自本書後記
發表於2024-11-07
昭和解體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昭和解體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