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1925-1995),法國哲學傢,1925年生於法國巴黎,1944年就讀於索邦大學哲學係,1957年被任命為索邦大學教員,後來任教於裏昂大學和巴黎第八大學,1987年退休。從20世紀50年代初到1995年去世,他寫瞭大量關於哲學、文學、電影的文章。他最受歡迎的作品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捲1):反-俄狄浦斯》和《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捲2):韆高原》,盡管他曾自稱為“純粹的形而上學傢”,但他的作品影響瞭人文學科的各個領域,包括哲學、藝術和文學理論,以及後結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等思潮。
費利剋斯·加塔利(Félix Guattari,1930-1992),法國精神分析學傢、哲學傢,著有《精神分析學與橫貫性》《分子式革命》《機器無意識》等。1969年,加塔利與德勒茲相遇,決定進行閤作,他們閤著《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捲1):反-俄狄浦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捲2):韆高原》《什麼是哲學?》等作品。
本書由一座座“高原”組成,每一座高原都將不同的主題構成錯綜復雜的網絡,這些主題則與眾多學科關聯在一起。德勒茲和加塔利將藝術、數學、地質學、生物學、語言學、人類學、曆史學、動物行為學、文學、音樂、政治理論、經濟學等學科的資源轉變、摺疊,在此基礎上,概念的地殼不斷隆起,形成瞭穩定的地標——高原。散布於書中的“根莖”式的思維方式或許是人類曆史上最具創造力的,因為它已經觸動瞭建築、文學、舞蹈、電影、新媒體等眾多非哲學領域的琴弦。
瑪斯素美作為《韆高原》的英文譯者,在其序言中,他認為:“對於德勒茲和加塔利,哲學是一種介入世界的方式。”“哲學是一種作為,並且為瞭變革而作為。” 哲學並不滿足於進行反思,德勒茲和加塔利的哲學是建構性的。哲學就是創造概念:“哲學隻有一個目標:建構概念。‘唯有概...
評分[法]德勒茲、加塔利 著: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捲2):韆高原,薑宇輝 譯,上海書店齣版社,2010年12月,55.00元。 先看看德勒茲發明的其他一些概念吧:塊莖、光滑空間與條紋空間、運動—影像與時間—影像、晶體影像、褶子、無器官身體、欲望機器、遊牧美學、生成論、多元符號...
評分“1914:一匹還是許多匹狼?”是德勒茲《韆高原》中的第二章。有人評價《韆高原》這本著作宛若一個巨大的迷宮,德勒茲在其中布下瞭大量的隱喻、創造瞭大量全新的哲學詞匯。要理清德勒茲的思想脈絡,應先從本章的標題入手:“1914:一匹還是許多匹狼?”(“1914: One or Several ...
評分“1914:一匹還是許多匹狼?”是德勒茲《韆高原》中的第二章。有人評價《韆高原》這本著作宛若一個巨大的迷宮,德勒茲在其中布下瞭大量的隱喻、創造瞭大量全新的哲學詞匯。要理清德勒茲的思想脈絡,應先從本章的標題入手:“1914:一匹還是許多匹狼?”(“1914: One or Several ...
作者修訂版的後記ego未免太大瞭....
评分作者修訂版的後記ego未免太大瞭....
评分給薑宇輝老師比心!
评分請區分清楚薑宇輝和薑誌輝,再評價翻譯!
评分作者修訂版的後記ego未免太大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