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刘勃“拆装《史记》”系列第一本。这是刘勃继“青春中国史”后又一力作,巧妙拆解《史记》的原有文本,通过考证、比勘、推理、猜想,将其拼装成另外一种故事结构,试图在宏大叙事和真实历史之间,寻找属于个体生命的鲜活故事。
从战国时代开始,许多人把自己的复仇梦想寄托到伍子胥身上,“伍子胥”慢慢竟有了些复仇之神的意味。在《错位的复仇:伍子胥传奇》中,刘勃通过史料比勘,将伍子胥复仇的前因背景、过程布局、后果影响细细道来,既精准刻画出春秋末期的纷乱现实,也重塑了一个血肉丰满、充满错位的复仇故事:
伍子胥投奔吴国是为了向楚平王报仇,但反而是楚平王之死让他在吴国的内斗中立稳了脚跟;他帮助吴国变得强大,但吴王的行为他已无力干涉,只能眼睁睁看着楚国百姓被野蛮摧残。至于鞭尸的情节,也许更多来自后人的虚构……
“男权社会最核心的结构,不是男人压迫女人,而是少数男人统治多数男人和所有女人。”“要令女性满意,最容易得罪的可能就是弱势的男性”。
评分属于刘勃老师的小短篇了,经过《失败者的春秋》、《战国歧途》…这根本不够读啊。春秋战国时期的价值观可以说是自由开放的。伍子胥,我熟悉的他和申包胥的友谊,以及伍子胥死时也要将眼睛挂城门看着吴王夫差怎么嗝屁的。略有些神化伍子胥,乱世英雄迭出,而于百姓来说都是苦难。总之,读的很愉快。
评分没有伍子胥,吴国做不到这一切。可是吴国做的这一切,伍子胥已经完全无法干涉。
评分好看。每个青史留名英雄人物在历史进程中多么强伟大又多么渺小,多么有力又多么无力。
评分不到90分钟,在火车上和等候时分三次看完了刘勃老师这本九万多字的小书,非常的好读。除了好看的故事、丰富的史料以外,还有吐槽和毒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