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R.特劳特曼(Thomas R. Trautmann)
美国历史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密歇根大学历史与人类学荣休教授,曾任密歇根大学历史系主任和南亚研究中心主任。1997-2006年担任《社会与历史比较研究》主编。著有《印度次大陆:文明五千年》《语言与国家》《雅利安人与英属印度》。
特劳特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印度历史、人类学史和其他相关学科,尤其专精古印度梵语论典。他还撰写了有关印度达罗毗荼人亲属关系和美国印第安人亲属关系的大部头著作。特劳特曼常年在密歇根大学为本科生开设印度文明史通识课、专题课,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擅长用通俗浅显的方式讲授印度文明史专业知识。
发表于2024-12-22
大象与国王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大象、王国、森林、城市,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所谓的文明。天喜文化的《大象与国王:一部环境史》重在阐述印度地区大象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很独特,深深地吸引了我。 作者从浩繁的文献中,用翔实专业的文笔着重论述印度的王权,以及受到印度宫廷用象文化影响的地区。由...
评分久居长三角,这里悠悠江南水乡,美丽乡村小桥流水,繁华城市车水马龙,人类在这里快乐群居,华夏文明几千年繁衍生息之地,欣欣向荣。 某天去嘉兴博物馆游览,看到介绍恍然感受到这才是沧海桑田的变迁: 7000年前,嘉兴地区是一片滨海沼泽平原,湖泊河叉星罗棋布,林木稀疏,水...
评分 评分三星堆的多地祭祀坑中的巨量象牙的发现,实证了中国古蜀国大象的存在,而如今在中国四川境内几乎己经看不到大象的身影了,退却的象群如同神秘消失的文明一样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本书作者着力侧重于亚洲象的观察细述,而其中拥有最多数量的印度,占据亚洲5万头总数的五分之三。...
评分久居长三角,这里悠悠江南水乡,美丽乡村小桥流水,繁华城市车水马龙,人类在这里快乐群居,华夏文明几千年繁衍生息之地,欣欣向荣。 某天去嘉兴博物馆游览,看到介绍恍然感受到这才是沧海桑田的变迁: 7000年前,嘉兴地区是一片滨海沼泽平原,湖泊河叉星罗棋布,林木稀疏,水...
图书标签:
托马斯·特劳特曼是著名的印度学家和世界历史学家。他在坚实的印度学基础上开辟了世界环境历史的新视野。李天祥把这本重要学术著作用通俗优雅的译文介绍给中文读者,使得读者思考象这个雄伟的动物和人类社会特别是统治者交往的过程。战象和战马在世界的政治军事史上不可或缺。而象在被役使的 同时,由于人类的开发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被迫节节让出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本书的出版会使中文读者对南亚以及世界的历史进程感到耳目一新。
——刘欣如 美国新泽西大学历史系教授
《大象与国王》一书以宏观视角探讨大象在南亚、东南亚、东亚、西亚、北非以及部分欧洲地区被利用的历史,将涉及大象的自然史与人类史有机地融合起来,剖析了国王、大象、森林和森林民族之间的多重关系,体现了环境史上下求索的创新精神,值得重视。
——梅雪芹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大象的退却》译者
————
★一段跨越3000年、横跨亚非欧的战象制度文明
战象制度开始于公元前1000年的北印度,终结于英国人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的18世纪。以恒河流域为起点,战象的足迹逐渐遍布南亚,同时向西传播至波斯、叙利亚、埃及、迦太基、希腊和罗马,向东传播至中南半岛、爪哇岛和印度尼西亚其他地区。亚历山大大帝曾在印度与战象搏斗,汉尼拔也曾驱赶战象跨越阿尔卑斯山。
★密歇根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文化史力作,运用丰富的文献史料与文物遗存
尽管已经消亡,但战象形象仍以史诗、国际象棋、节日庆典等难以察觉的方式,活跃在我们身边。作者托马斯·特劳特曼,依据丰富的文献史料与文物遗存,结合其专精的汉语、梵语等古代文献,分析战象的文化史意义。本书内附大量文物图片与示意地图,无论对历史学者还是普通大众来说都极具参考价值与阅读享受。
★中国独特的大象文化记忆
中国从战国时期就在战场上遭遇战象,到了明朝也依然有来自越南进贡的战象,但中国从未形成战象文化。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大象有着怎样的位置?甲骨文和青铜器上的象是什么形态?舜帝、周公、孙武和大象有着怎样的故事?诸多问题等待着发现与解答。
★文明之问:动物如何与人类共存
时至今日,人象矛盾仍然不时出现在新闻中。本书作者指出,人口数量的增长是一个长期问题: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取得了灾难性的成功。我们需要找到方法保护自己的未来,并在此过程中保护与我们共存的生物的未来。
————
大象庞大而庄严,从王权诞生之日起就是国王无法抗拒的尊贵象征。从考古发现中可以看到,各个早期文明已存在驯养大象的现象,如埃及、亚述、美索不达米亚、中国,以及印度河流域。在这些地方,大象的主要用途是王室祭品和狩猎对象。然而,托马斯·特劳特曼在南亚次大陆发现了特殊的用象制度,这一制度保护了它们的栖息地和种群数量:那就是战象。
自公元前1000年开始,北印度地区开始在战争中使用大象,与步兵、骑兵、战车共同构成了“四军”。大象开始进入人类的文明史,成为国王力量的象征。在此后的3000年中,以恒河流域为起点,战象的足迹逐渐遍布南亚,同时向西传播至波斯、叙利亚、埃及、迦太基、希腊和罗马,向东传播至中南半岛、爪哇岛和印度尼西亚的其他地区。托马斯·特劳特曼追溯了战象的缘起、传播路径和文化遗存,描绘了一幅跨越了3000年的文化图景。
为了维持这个独特的制度,国王必须保护野生大象免受猎人的觊觎,也要保护大象栖息的森林不被砍伐,还要维护与森林民族的关系。因此,国王与大象的关系,实际上是国王、大象、森林和森林民族之间的四角关系——这是一个丰富且复杂的关系网。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所谓的文明。
19世纪,随着英国人到来并统治南亚的绝大部分地区,人口数量暴增,猎象成为一项运动。战象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大象的分布范围随之缩小,种群数量也急剧减少。而时至今日,人象矛盾仍然不时出现在新闻中。本书作者指出,人口数量的增长是一个长期问题: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取得了灾难性的成功。这一切都在时刻提醒着我们,需要找到方法来保护自己的未来,并在此过程中保护与我们共存的生物的未来。
在跨文化的视角下,作者也没有忘记中国。作者指出,不论是甲骨文中的“象”、青铜器中的“象尊”,亦或是“商人服象”、《明实录》中的占城进贡大象,中国都发展出了丰富的象文化,但独独没有“战象”。作者提出了“土地伦理”的概念,认为中国“农业立国”的思想导致了其与印度的文化差异。
大象作为战象的使用。以恒河流域为起点,遍布南亚,向西到达希腊罗马,向东到印度尼西亚。 古代中国中原地区曾是大象的乐园。河南省的简称“豫”字就是一个人牵着一头象,足以说明。
评分野生大象的数量骤减和栖息地的缩小,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同样也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那些幸存下来的巨兽所反映的问题,是人类导致的环境恶化问题。大象不再成为左右战争的重要武器,而是成为了大自然的晴雨表,展现了与环境的紧密关系。
评分深入探讨了大象与人类的关系,战象如何地象征王权,关于大象的特征知识以及关于战象的实践性知识。
评分这本书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如果时间充裕,这本书真的可以仔细研读,读这本书不但可以了解印度这个国家的发展史,还可以了解大象在印度的地位和作用,读完书后会对大象有更多的敬意
评分大象与印度王权,
大象与国王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