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2
I Want to Take You Higher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清醒與沉醉,都是人類的心理狀態之一。有時候人之所以選擇鬆開手上緊握的風箏絲線,在感覺的蒼穹裡遨翔,無非是為了更透澈地看清楚自我。
我沒辦法記起我的第一張迷幻搖滾專輯,只記得當時開始接觸這些音樂時的心情。彼時的我,正要從軍中踏入職場,面對社會帶給我的許多衝擊,其實內心的抗拒相當大,很多時候,只想躲到一個沒有人知道的世界,希望能重新認識自己。偶然的機會裡,我在誠品書店看到了一本書:《I Want to Take You Higher: The Psychedelic Era 1965-1969》,隨著書中的介紹,我也不知不覺地踏入了某個人類歷史上碩果僅存,過去從沒有,將來也許也不會存在的年代。
六○年代,其實是所有年輕心靈的一種鄉愁寄託,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青年們相信自己可以改變這個世界,而他們所留下的痕跡與奠定的里程碑,直到今日仍然影響著我們。我們或許沒辦法親身走過時光隧道,但透過一些資料,我們多少能瞭解當初形成這種集體心靈的因素之一:迷幻搖滾。
我想要談「迷幻搖滾」,大概要先從「迷幻」的根本性問題來討論。我常常覺得解釋迷幻最好的方式,不妨從商周文化所出版的《迷幻異域》英文書名著手:「Altered State」。alter代表的是「另一種其他的選擇」,state則是「狀態」。也就是說,這"另一種"的狀態,其實是我們體內固有的。但在社會環境分工化的制約之下,人被迫扮演成「工具」的機械性角色,因此佔據我們心頭的,大部分是「理性」的成份。而這被壓抑的「另一種狀態」,往往也在我們無法察覺的時間片斷裡不經意地流洩出來。
也許我們終究沒辦法只服從於單一的心理狀態,所以有人喝酒、有人飆車,這種看似與「生之本能」相違抗的行為,其實背後的動力,也在打破一切的規則,企圖將人心從層層疊疊的架構中釋放出來,回到太初原始的混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本心。
但「迷幻」也是一種既團塊又破碎、非線性的跳躍狀態。在我的眼中,網路的概念其實也很迷幻。上網時不斷地點選超連結 (hyperlink),從一個頁面另一個頁面,其實就跟我們的大腦的「自由聯想」相當類似。如果你回顧你每次上網時每個頁面之間的關聯,就會發現其實點跟點之間的卸接點,其實在意義上是相當薄弱的。
《I Want to Take You Higher》是搖滾名人堂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為紀念1967年「愛之夏 (Summer of Love)」屆滿30周年,於1997年所舉辦同名特展下的產物。這本書除了以編年體形式、佐以大量的圖片以第一手訪談之外,最特別的便是由兩位作者分別執筆,撰寫美國與英國(特別是舊金山與倫敦兩個主要的場景)的迷幻搖滾歷史。
美國的作者Charles Perry早期是《滾石 (Rolling Stone)》雜誌的寫手,也親身參與了迷幻搖滾大本營,舊金山Haight-Ashbury地區所發生的大小事件;英國的作者Barry Miles不但與許多搖滾樂手、詩人、名流交好,本身也是創造倫敦迷幻搖滾場景重要幕後推手之一。本書的主編James Henke與助理編輯Parke Puterbaugh都曾任《滾石》雜誌的編輯,也在美國克里夫蘭市搖滾名人堂博物館裡擔任管理職務。
所謂的「迷幻搖滾」發展到今日,面貌似乎愈來愈多樣,流派也愈分愈廣。本書中所介紹的專輯,用今日的標準來看,可能聽起來並不「迷幻」。但我想如果你在聽這些音樂時,把書中所描述的時代氣氛也加入並予以衡量,或許便能感受到箇中滋味。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迷幻搖滾最長壽、也是最重要的樂團--死之華 (Grateful Dead)第四張專輯《Live/Dead》,在樂迷眼中,一直被認為優於他們的前三張專輯。其中的差別,大概正是因為《Live/Dead》是以現場表演 (live)的錄音方式,精確地捕捉到了在昏暗燈光的酒吧中,沉浸於藥物與酒精的人們,在音樂與身體的舞動裡,打破了台下/台上的分野,完全融為一體的氣氛 (vibes)。
唯有「分享」與「參與」才能走得更遠,在迷幻搖滾的音樂裡,我們希望能清楚地辨識彼此的形狀與位置。希望大家會喜歡我們為此所做的小小努力,若有任何指教,當然更歡迎。
I Want to Take You Higher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