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到撒马尔罕

从敦煌到撒马尔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 芮乐伟·韩森
出品人:后浪
页数:560
译者:张湛
出版时间:2024-9
价格:10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252927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敦煌
  • 撒马尔罕
  • 丝绸之路
  • 历史
  • 文化
  • 旅行
  • 探险
  • 中亚
  • 西域
  • 古城
  • 贸易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著名汉学家芮乐伟·韩森名作《丝绸之路新史》的全新增补版本,新附原书所涉简帛文献原文,另增与元朝中外交通史相关的章节。引入草原丝绸之路的概念,丰富了丝绸之路的内涵;在时间维度上,将对丝绸之路的讨论下溯至14世纪;在地域范围上,将丝绸之路的起点向东拓展至北京。

◎丝绸之路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也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翻阅丝绸之路的历史,便如同踏上了一段充满冒险与发现的旅程。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以近年来丰富的出土史料为落脚点,一起见证茫茫沙海中的辉煌与变迁,感受那些被时间遗忘的角落所蕴藏的无限魅力。《从敦煌到撒马尔罕》,愿这段旅程能带你重新认识丝绸之路。

【内容简介】

在世界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一个著名符号。那它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对它的想象一般是这样一幅朦胧景象:驮着丝绸的骆驼商队穿行于尘土飞扬的沙漠中,在中国与罗马之间络绎不绝。但本书将要为你揭晓:现实的情况与此大相径庭,而且比这幅景象有趣得多。

作者利用大量最新的考古发现,综合中、英、法、德、日、俄六种语言的前沿研究成果,并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十种第一手文献材料。这些文献材料涉及多种古代语言,有古代中国僧人和现代探险家的回忆录、古代女性写的信件、法律契约、宗教赞美诗等。《从敦煌到撒马尔罕》有更高的学术价值、更脍炙人口的故事,也让读者更贴近古代丝路的方方面面,亲身感知丝绸之路的真实面貌。

【重磅推荐】

丝绸之路是一条传说中在中古时期横穿欧亚大陆中心的商路,韩森的这部著作是对这个话题兼具可读性与可靠性的历史描述。作者在原始文献和优秀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使用大量一手田野调查资料,并对馆藏文物展开广泛研究,丰富了她的叙述。本书插图精美,前所未有地生动展现了在亚洲大陆绿洲间行走的商人与驮兽,他们运载着商品、思想、艺术、音乐和宗教。

──梅维恒(Victor H. Mair)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亚洲及中东研究系教授、敦煌学专家

这本书语言生动易读,同时内容非常丰富、前沿。从各方面来说都非常成功。

──魏义天(Etienne de la Vaissière)

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学院中亚中古社会史教授

人们传统上对丝绸之路的印象是“笔直而通畅”,韩森颠覆了这个印象,也颠覆了丝绸是丝路上最重要物品的观念。相反,她详细展现了多个绿洲城镇的生活、历史与文化,让我们了解使用中文、俄语、日语及其他语种写作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她完成了一项盛举。

──吴芳思(Frances Wood)

大英图书馆中文典藏部前主任、国际敦煌项目指导委员会成员

在2013年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ICAS)上,本作被公认为亚洲人文教育领域的最佳新书。这真是一个不小的赞誉,我十分赞同。事实上,对于任何教授丝绸之路(或亚洲历史、世界历史)的人来说,这个包含大量珍贵原始资料的新版本绝对是一大福音。不仅因为这本书文笔优美,令人信服地概述了亚洲内部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它将人文学科中激动人心的核心发现也融入叙述中了。

──艾宏展(Johan Elverskog)

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宗教研究系教授兼系主任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芮乐伟·韩森,耶鲁大学历史教授,著名汉学家。著有《开放的帝国:1800年之前的中国》(The Open Empire: A History of China to 1800, 2015)、《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Negotiating Daily Life in Tradition China: How Ordinary People Used Contracts, 600–1400, 1995)、《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1990)等汉学专著。

【译者简介】

张湛,现任牛津大学东方学院博士后研究员。2016年于哈佛大学近东语言与文明系取得博士学位,2017—2018年在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伊朗学小学生,对伊朗及整个古代世界有通盘了解,主攻新疆和田出土的唐代胡语世俗文书。人文历史类播客《天书广播》的创办人及主播,古代文明在线教育平台“阿达希尔空间站”的创办人。

目录信息

目录
中文版序言
致 谢
学术惯例说明
年 表
序 章
第一章 楼 兰:西域的十字路口
第二章 龟 兹:丝路诸语之门
第三章 高 昌:胡汉交融之所
第四章 撒马尔罕:粟特胡商的故乡
第五章 长 安:丝路终点的国际都会
第六章 敦煌藏经洞:丝路历史的凝固瞬间
第七章 于 阗:佛教、伊斯兰教的入疆通道
第八章 北 京: 穿越草原的新路
结 论 中亚陆路的历史
丝绸之路主要地名中英古今对照表
注 释
图片来源
译后记
增订版译后记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书的278页,敦煌藏经洞中于阗-梵语常用语手册有些简单的对话: 你好吗? 很好,谢谢! 你好吗? 你从哪儿来? 我从于阗来。 不要生我的气。 我不会扯你的头发。 你要是说让人不愉快的话 我就生气了。 他爱很多女人。 他做爱。 你有书吗? 我有。 [什么书?] 经、律、论、密...  

评分

评分

题外 在汉语传统中,「书评」这种文体并不悠久。很少有人意识到,书评一词名称中倒装前置的句法,导致了该文体普泛弥漫着喧宾夺主的气氛:作为评论对象的「书」,突出在动词前面,成为写作与阅读的标的。直把宾语置顶端,貌似表达一种尊重的修辞;实则上,主谓宾关系中的逆序...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丝绸之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这本书把历史的碎片进行拼接,描绘了一个真实、生动,有巨大影响力的丝绸之路。

评分

汗青堂002恢复出版打卡,还买了三本该系列,但读完后不准备再买了。书中有一些惯性的西方视角偏见但不多。虽然章节是按照每一个古国的遗存来划分的,但是观点极为分散,一切都显得堆砌,条理性不足。可贵之处在于书中存在大量的地图供读者观看,同时在书中留存了大量原始史料,似乎是西方注史的好习惯。最厌恶的一点是书中掺杂了如此多的臆断。现在国内一些学院派新人作者毕业后会写一些通俗历史读物,他们中有人也采纳了这种方法,的确是不错的现象。

评分

丝绸之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这本书把历史的碎片进行拼接,描绘了一个真实、生动,有巨大影响力的丝绸之路。

评分

专业内容无力评价,但真读进去最后发现其实相当有趣,而且作者对这一主题的热爱跃然纸上。

评分

提起丝绸之路,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有这么一幅画面:漫天黄沙中,一个骆驼商队,艰难前行。那么,这幅画面是属于哪个朝代的?这些商人是哪个国家的?骆驼所载都是什么货物?他们又是怎样在这条“道路”上前行?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无法从这些刻板印象中,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丝绸之路”这个概念,似乎人人都知道,但其实它很抽象,人人都缺乏一个具体的理解。这本书的任务就像我们在丝路旅程上的,一本跨越时空的Guide Book: 它通过大量非常具体的文物,史料记载,去帮我们把这抽象的“丝绸之路”概念具象化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