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華,橫跨劇場、舞蹈、電影、教育等不同領域的香港多棲創作人、批評傢。中學時在香港麗的電視與無綫電視任編劇。畢業後與友人共同組建前衛劇團“進念·二十麵體”。一九八九至一九九五年旅居倫敦期間,自組“非常林奕華”舞蹈劇場。一九九五年迴港後緻力推動舞颱劇創作,編導作品超過四十部,並與不同媒體、不同城市的藝術傢及團體閤作。一九九九年獲香港藝術傢年奬。近期舞颱代錶作有《張愛玲,請留言》、《十八相送 十八個與愛人分手的故事》、《半生緣》、《包法利夫人們》、《水滸傳》及《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等,除香港外,錶演足跡踏遍倫敦、布魯塞爾、巴黎、新加坡、澳門、颱北、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重慶等各大城市。一九九四年憑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獲颱灣金馬奬最佳改編劇本奬。齣任香港影展、柏林影展等多個海內外電影節評審委員。在數個香港電視與電颱節目中擔當主持或評論人。自一九九七年起至今擔任香港大學通識教育、香港浸會大學人文素質教育、香港演藝學院人文學科講師。其批評文章散見《新京報》、《南方都市報》、《外灘畫報》、《上海一周》、《明日風尚》、《號外》等各地報章雜誌。
“等待香港”係列選取林奕華近二十年來在香港、倫敦以及其他各地寫下的關於香港的長短文字,名稱取材自貝剋特的經典荒誕劇《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個等的對象,而我們可以做的就隻是被動地等待。香港是個同樣荒謬的地方,香港以什麼方式存在?還可以什麼方式存在?
《永遠的香港人》是“等待香港”係列的第一部,林奕華眼中的香港蕓蕓眾生,小男人、小女人、世故少年、犬儒學者、師奶之城、欲望都市……個中也有幾位英雄挺身而齣,孤獨的光芒顯襯得這座浮華的城市愈益蒼白。
發表於2025-02-07
等待香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看完這本書,纔知道林先生是同性的愛。 很率真的性格去愛,很獨特的視角去看香港。 文如其人,看字就想起在《鏘鏘三人行》裏的他。 不錯的書,希望有機會能將後兩本一並看瞭。
評分知道他,是因為昨日等人對《包法利夫人們》這部戲的推崇。在網上,看過《水滸傳》等劇的視頻(片度),喜歡。在黃圖,找《香港製造》,未果,於是隻好拿這本湊數。都是他的專欄文章吧…… 他的戲肯定還會再來上海,隻是他的戲都好貴,一百八纔隻能坐三樓。攢錢吧…… 10.03.2...
評分說來今天確實有些內疚。 因為某公司的戴小姐很有誠意地跟我錶示,要參加我們的品牌策劃推廣大賽。對方電話裏語氣雖然匆匆忙,郵件裏卻誠意十足,令我覺得有些奇怪。相比其他品牌,她所在的公司並不是為瞭來這裏衝銷量,而是真的想通過這樣一個活動平颱,去獲得一套學生做的策劃...
評分在這個雷雨交至的周末,把對著天空發呆的時間留給那些之字形的閃電,它們一定是想對這個城市訴説什麽,更或許是《甜言蜜雨》中浪漫死神來到的前兆。 我以前很怕死,到現在清醒瞭一點點,纔發現自己怕的並不是一無所知的死後,而是死的過程。更要命的,還不是死的過程,...
評分時間:2009年5月28日 地點:新光影藝苑 上海 人物:林奕華 錄音:jude_chen 下載:http://www.namipan.com/d/ee48f3748458ed94d522e1a94e9534ea56a5abca00369e06 (後麵有幾分鍾因為機器原因漏掉瞭,其他基本完整) 這是我第二次來新光影藝苑,上次是看《夜半鍾聲》,挑瞭前...
圖書標籤: 林奕華 香港 隨筆 等待香港:永遠的香港人 香港文化 文化 林奕華 散文
最後一篇《公開的情書》絕對要加一星。如果有個人既和你油鹽醬醋茶,又和你聊人生興味,那就是TA瞭。
評分他可以將一件事、一句話反復咀嚼至腸穿肚爛。
評分對香港真是怒其不爭啊,一個gay的犀利眼光。
評分林奕華的這個係列書都一個通病,就是他的想法和見地其實非常好,但是錶述實在有限。常常文字寫長瞭,前言與後語的要義都模糊,有瞭偏差。權當小品文地鐵讀物還是不錯的。這些耳熟能詳的港男港女的故事和自己的見解本來就是速食港文化裏不可缺少的主要食材,帶著一顆略八卦的心理解背後多層文化未嘗不可
評分對楊小姐偏見大呀
等待香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