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男,汉族,1942年8月出生,陕西西安人,1966年2月入党,1962年9月参加工作,高中学历,文学创作一级。曾任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陕西省作协主席、党组成员。《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16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2016年4月29日,陈忠实因病去世,享年73岁。2016年5月5日,陈忠实告别仪式在西安殡仪馆举行。
《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小说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的人物性格,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
陈忠实创作《白鹿原》前就暗下决心,要把这本书当作“将来垫枕头的”作品,也就是说,一名小说家总要写点自己都觉得好的作品用来陪葬。于王朔而言是《动物凶猛》,写了许多小说,王朔用于证明自己是严肃作家的作品是这个中篇,犹如史蒂芬金拿出《四季》(其中就包括 肖伸克的救...
评分要说把这么厚实的一本书的读后感如数写下来,可真不是三两千字就能写尽的问题,只能把心里最直接的反应写出来就是了,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 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长时间没好好坐下来耐心地看完一部小说了,尤其是这样的鸿篇巨著,厚度甚至超越了我们的新华字典。不清楚为什么,随...
评分我高中的时候,贾平凹的一本《废都》很轰动,那时候也不懂什么,只知道妈妈说这本书很黄,究竟什么是黄也是搞不清楚的。04年,某出版社重新整理出版了“茅盾文学奖”的得奖作品集,其中就有《白鹿原》。我把这些书名抄写在本子上,作为我05年的读书目录。第一部是《穆斯林的葬...
评分第一次读《白鹿原》是十几年前,那时文坛上正“西风烈”,平凹路遥陈忠实风头正劲,大多都质朴厚重,也就跟风读了几本,不加选择,什么《土街》,什么《媾疫》等,几乎都是中篇,《白鹿原》是那时唯一读的长篇。读到结尾处,竟有些茫然,黑娃死了,白嘉轩瞎了,鹿子霖疯...
我还以为只有我把这书与《百年孤独》捆绑了,结果早有书评。都是家族,都是一个凝聚起来的地域,都是凝聚起来的人。而陈忠实的"白鹿"则一如马尔克斯的"行刑队"贯穿始终。马尔克斯写了新文明与旧世界的冲击变化,陈忠实写了传统文化与时事的冲突。书是87年开始着手拟稿的,从书文上看,文革有意从略了,精简得很好。而陈也花了许多笔墨暗示社会之规律,人生之规律与政党之不能面。总体来说,书好得很,尽管很长,但尚能静读。却无端对白灵以及兆鹏非常厌恶,与政治立场无关。最爱的,当然是朱先生,这是浅俗高雅都能喜欢的人物。其次,是白嘉轩和兆谦。书中暗示着人生之福兮祸兮,也歌颂着"学为好人"和"耕读传家"。好想去原上看看,置身在那黄灿灿的麦田里,且像塞林格一样,做悬崖边奔跑的孩子的守望者。
评分一个多月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最觉得感慨的就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和天命观念,传统文化如同一个中年人,雷打不动地冷静、克制、持重、不露声色、运筹帷幄,人之间交互如太极般柔韧又字字命中要害。生长于这个文化中的人一如文化本身,没有青春期,躁动的探索与天真单纯被掐断,人被过早拽上命运的轨道
评分如果在閱讀「白鹿原」之前有看過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和「鄉土重建」,應該對士紳、鄉約這些具有濃厚中國農業社會色彩的東西有了不少了解,也就可以理解陳忠實筆下這些人們的種種行為,當時代帶着文明、戰爭、革命前來衝擊,幾乎所有人都遭到悲劇,4顆星
评分一个多月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最觉得感慨的就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和天命观念,传统文化如同一个中年人,雷打不动地冷静、克制、持重、不露声色、运筹帷幄,人之间交互如太极般柔韧又字字命中要害。生长于这个文化中的人一如文化本身,没有青春期,躁动的探索与天真单纯被掐断,人被过早拽上命运的轨道
评分没了皇帝,又加上西方文化的冲击,一个民族延续至今的惶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