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一的韦伯,其名声为中文读者所知晓远比马克思和涂尔干要晚。由于中国社会学直接舶来于英美的实证主义传统,在早期,孔德、斯宾塞的化约论—社会有机体论和涂尔干的整体论—功能论几乎脍炙人口,相比之下,韦伯侧重从主观意图、个人行动去探讨对社会的理解、诠释的进路则少为人知。
发表于2025-02-02
学术生涯与政治生涯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学术与政治》是马克斯•韦伯的两篇讲演《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所组成的。这两篇演说发表于1918年与1919年之交,都是“精神工作作为志业”的一系列演讲的一部分。对于德国来说,这是一个内外交困而处于艰难转折的时期,国外面临着协约国的提出的...
评分解读韦伯的《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上) 韦伯的《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是两篇著名的演讲。对这两篇演讲的解读有很多,这里我做出我对前一篇的解读。 韦伯在《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中讲的实际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告诫想从事和要从事学术研究的青年,把...
评分暑假里有一天应邀在青年学术交流中心谈“以学术为业”。 一位西哲博士生以斯特劳斯之说攻韦伯之价值中立说,兼及余之学术自主说。他一再表示,学术不能回避价值问题。可到了后头,谈到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时,却又认为:做一个御用学者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一个政府是好的政府,学...
评分近来读了几本社会学的杂书,对民主这个东西渐渐产生一点迷惑,或者也是以前读书思考太少的缘故吧。 首先是在《学术与政治》的前言里,冯克利先生重述了韦伯揭示出的一个“极紧要”的事实:“在那时的许多欧洲人看来,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最关键的价值科目——科学和民主,也已遭...
评分王容芬,1947年-,中国旅德学者。1947年出生于北京海淀,童年在海淀培元学校读小学,1957年考入北京101中学。1962年入读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德语专业,1966年8月18日参加天安门广场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的活动,认为“和希特勒没什么区别”,9月24日,她给毛泽东寄出一封署名“...
图书标签: 韦伯 政治 王蓉芬 政治哲学 德国 传记
在阅读的时候一直觉得自己置身在他发出浩浩之言的大礼堂里,倍感荣光。 “只凭思慕与盼望,将一事无成。我们应该做些别的:作我们的工作,解决‘当务之急’——作人方面和事业方面的。如果每个人都找到了操纵他的生命之弦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这其实是质朴而简单的。”
评分在阅读的时候一直觉得自己置身在他发出浩浩之言的大礼堂里,倍感荣光。 “只凭思慕与盼望,将一事无成。我们应该做些别的:作我们的工作,解决‘当务之急’——作人方面和事业方面的。如果每个人都找到了操纵他的生命之弦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这其实是质朴而简单的。”
评分在阅读的时候一直觉得自己置身在他发出浩浩之言的大礼堂里,倍感荣光。 “只凭思慕与盼望,将一事无成。我们应该做些别的:作我们的工作,解决‘当务之急’——作人方面和事业方面的。如果每个人都找到了操纵他的生命之弦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这其实是质朴而简单的。”
评分这个译本比广西师大的好读。
评分这个译本比广西师大的好读。
学术生涯与政治生涯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