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斯·巴特勒
1956年出生于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与比较文学系教授。巴特勒是当代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之一,在女性主义批评、性别研究、当代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等学术领域成就卓著,主要著作有《性别麻烦》、《事关紧要的身体》、《消解性别》、《欲望的主体》等。
郭劼
北京大学英语系文学硕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教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语言文学文化系比较文学专业。研究兴趣包括性别理论、妇女研究、电影理论及明清文学。
继《性别麻烦》和《身体之重》之后,巴特勒的这部论文集对她自己提出的性别操演观点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开始将对性别的关注点从哲学话语转向现实生活与政治。她针对身体解剖学、美学以及社会与政治等领域对性与性别的各种限定和标准,提出了消解性别这一应对策略。在本书中,她考察了乱伦禁忌的意义和目的、新型亲属关系、性别跨越、双性、性别诊断和变性手术等问题,将对性别规范的批判置于人类生存与延续的框架之内。巴特勒的论述涉及近年来出现的“新性别政治”的各个方面。
书本身的内容就不多说了 大家自己看吧 我只表达一下对翻译的看法。 莫里斯 梅洛-庞蒂竟然翻成了“毛里斯 梅赫罗-澎缇”,其代表作《知觉现象学》翻成了《感知现象学》,惊叹~~~可能是因为译者本身是学文学的缘故,不了解这些大名鼎鼎的法国哲学家吧。还是希望国内搞翻译的人本...
评分In the movie “Matrix”, we could see how vulnerable the notion of modern civilization, when one choose to take the red pill and discover society is built merely in Cyber-world. Unfortunately, the vulnerability of modern civilization is not only seen in mov...
评分In the movie “Matrix”, we could see how vulnerable the notion of modern civilization, when one choose to take the red pill and discover society is built merely in Cyber-world. Unfortunately, the vulnerability of modern civilization is not only seen in mov...
评分“表演”并非身体主体性探索的唯一渠道,“性别”也不是对人的唯一“规范”,仅仅认为朱迪斯·巴特勒不过是在跟性、性别或身体打交道,我想这未免太看低了她。在我看来,她是一位一直在努力思考、探索和尝试生存/生命/生活的更多可能性的勇士,而这种努力的动力源自她自身的需...
评分简要评述一些关键问题: 一、首先对Butler的性别理论达成一个共识:“性别“本身就是一组符号。并内蕴两个逻辑前件:人化就是符号化;”性别“研究只是关于人的研究。不难发现,其中延续了卡西尔的人的符号化定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皮尔斯“符号=生命”这个说法(此处...
#福柯的当代传承,在理论层面思辨的应用非常强悍,正话反话全说了,根本无法反驳,然而对行动的指导几近于无
评分结合了gender,sex和psychoanalysis的反思。友邻里貌似有不少Butler的脑残粉,可我怎么觉得她说话略晦涩
评分性别并不是自我创造或拥有,而是体现为处于自身之外的、超越了自身的社会性。我们身体的社会脆弱性是政治构成的一部分,人类交由社会赋予或收回的承认机制所发挥的消解作用,作为权力运作不断地制造着人的差异。个体可能欲求着主流社会规范,也可能因规范局限生存感而选择通过逃离来削弱距离。我们起初由我们之前、之外的一切所构造,这种构造同时为一种“我是由非我能选择的社会事实所构造”的悖论所呈现,因而“我”依赖于这种悖论的可能性必须通过我的行动作为存在的条件,性别消解的威胁正是由社会的不完全承认而构成的;但性也并不会作为权力运作的结果而被完全消解,因其欲望的即兴可能并不完全被规范所决定,它被规范束缚,也被规范激发,甚至要求局限的再现。(一本令人情绪不断崩溃的书,我想作者写的时候大抵更加煎熬痛苦吧。)
评分巴特勒的著作思辨性很强,带来的结果是行动力很弱
评分后福柯主义,不要妄想看懂巴特勒大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