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興
福建福州人,1939 年生,在台灣長大。台北師大附中畢業,入台大外文系,獲文學士學位,為《現代文學》雜誌創辦人之一;留美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 Iowa City)小說創作班,獲藝術碩士學位。曾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擔任小說課程;退休後開設中國古典文學講座,提倡精讀。
賀 王文興老師 七十壽禮
暨獲 2009「國家文藝獎」(文學類):
經典小說《家變》 2009全新精裝改版!
《家變》為王文興耗時七年(1966 ~ 1973)所撰之長篇小說,從中國傳統的父子倫理崩解出發,描寫一個現代知識青年在成長期間所遭遇的精神衝突,檢討家庭和社會的問題,更進一步發掘中國文字的多義性,以形式的創造肯定主題的嚴肅。
從內容到形式,以致整體情節的敘事解構,語言、文字、句法、(標點)符號的大膽創新 ──《家變》自出版以來便廣受海內外學術界的注目,甚至被視為離經叛道的異端:「不道德了…背棄傳統了…文字不通了…尤里席斯了…」,在台灣文壇上爭議不止,愛之者奉為文學瑰寶,厭之者誣為洪水猛獸;並有譽為五四以來最偉大的小說之一。《亞洲周刊》評選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 100 強」。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我很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原因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比情人之间还要复杂,连恨也不仅仅是纯粹的恨。 以出走为结局的小说或故事不少,例如《小城畸人》。但是《家变》让我感兴趣的是,出走的是父亲而不是儿子。究竟是怎样的情况,父亲要出走?这个悬念使我在阅...
评分 评分一,代际之间的性格传承 父母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小说中我们看到父亲对范晔的各种影响:“另外还更有一些个他的(父亲的)行式留给他了一类更坏更坏的影响,使他不知不觉的也照着样错下了,引得旁的人对他讽笑!譬如他的父亲剥吃香蕉就有一门他自己的特有剥皮法,...
评分归家,在朋友家喝酒。席间所谈,无外乎学业,工作,但更多的时候,在聊对象。朋友的母亲老是拿我和朋友开涮:你看,那谁谁,和你们一样年纪,人家娃娃都有好几个了,你们嘞?我和朋友碰杯:厉害厉害,我们也想啊,可是太笨了,说不到媳妇,有啥子办法嘞?要不,你们给包办一个...
评分范晔孩提时期对父母的爱,跟他在成长过程中和家人之间爆发出的越发频繁尖锐的矛盾,这两者之间的强烈对比,是整个小说对我触动最深刻的地方。 正如一个人想要在事业上出人头地,仅靠着一颗努力工作的心是远远不够的,他得充分了解将要从事的行业,做出一份清晰且可行的职业规...
我的《家變》是我還沒出生之前的版本,非常典雅的封面,是在舊書店裡買的,一本只有台幣$30元。家變,讀來其實很多情節是壓抑到感到毛骨悚然的,像極一齣不斷換幕的舞台劇,所有的物件都是舞台上說話的角色。文字之優美本身與實質內涵並駕齊驅.....夏天的旅行裡,我反覆誦讀著好些片段,為之心愀,哀戚不已。。。
评分细节描写实在不能更精致了,一旦作品贴上「惜字如金雕刻小说」这样的标签读者就会变得小心翼翼。写作快感大于阅读快感。
评分中文小说必读……
评分后半部气象一新,崛崎深耸。
评分字音與字義的延伸,鏡頭推動與拼接,時間多層發展,數個小劇場相互連接,我輩苦苦演習各種手法,早在30年前被王文興使用殆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