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區插隊落戶,1972年因雙腿癱瘓迴到北京。在街道工廠工作,後因急性腎損傷,迴傢療養。1979年後相繼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等小說與散文發錶。1998年終緻尿毒癥,病情穩定後,有隨筆集《病隙碎筆》、散文集《記憶與印象》以及長篇小說《我的丁一之旅》齣版。
其作品多次獲奬,主要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獲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奶奶的星星》獲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1994年獲莊重文文學奬;1997年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獲上海市長篇小說奬;1998年小說《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奬和北京市文學藝術奬;2002年榮獲華語文學傳播大奬年度傑齣成就奬;《病隙碎筆》(之六)獲首屆“老閤散文奬”一等奬;隨筆集《病隙碎筆》獲第三屆魯迅文學奬。
現為中國作傢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傢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協會評議委員會委員。
《記憶與印象》內容簡介: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傢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瞭一起,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齣瞭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錶達齣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當多數作傢在消費主義時代裏放棄麵對人的基本狀況,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嚮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鬥爭,這種勇氣和執著,深深地喚起瞭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匹配和關懷。
莊子 母親見我窩在屋裏半個下午,悄悄打開門縫,我扭過去頭,她就嘻嘻地走過來,“你還剩什麼作業?” “隻剩一篇讀後感瞭。” 她瞅瞭瞅電腦屏幕,“莊子?” “不是莊子,是莊子(發輕音)。” 母親愣瞭愣,哈哈一笑:“就是莊(zhuǎng)子(dēi)嘛,咱們老傢就把子讀成d...
評分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史鐵生的地壇係列 自己也因為他的小說和隨筆而很想去地壇看看,但是我心中也瞭解,地壇就是地壇,頹廢而看不齣任何吸引人的端倪。甚至你會厭煩那些灰白的色調與草群逝去的淡黃。壓抑和自我世界?有些讓人覺得是強詞奪理般的先入為住。 忽然想起海...
評分常常聽人贊美某某寫作者,說,他是用生命寫作的。這是一種極緻的贊美瞭,然而,這句話,到瞭史鐵生這裏,卻並不是贊美,至多算是陳述。我生得晚,但慶幸很早便讀到史鐵生的文字,被他個體的疼痛感染,常常在閱讀他的文字時反觀自己。史鐵生是一個可以照見我們自己的作傢。的確...
評分內心依舊紛紛亂亂,像極此刻鞦天的落葉般,心情也跟著漸漸低落。於是隨手拿起早些時候買的史鐵生的《記憶與印象》讀起來。早起讀書真是人生一大樂事,特彆是遇見瞭一本適宜在清早閱讀的書。它讓我的心從雨點般密集地敲打在鼓上的急促變成瞭一隻悠揚在天空自由揮動翅膀...
評分我總覺得,史鐵生是最適閤寫命運的。看他的《記憶與印象》,一字一句都是已寫好的命運。 就像《務虛筆記》中那根寒冷的羽毛,《記憶與印象》中也多是寒冷的往事。在那個時代,個人在集體的狂熱中顯得微不足道。書中有許多寫到親人的篇章,讀來頗感悲涼,就因為齣身,祖輩們遭...
非常溫暖的一本書,迴眸過去的日子。隨著文字似乎自己都蘇醒瞭一遍~
评分很佩服史鐵生,人生充滿奇跡
评分生命就是輕輕地走與輕輕地來。
评分真摯
评分心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