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

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岳麓书社
作者:陶希圣
出品人:
页数:1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
价格:17.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07613145
丛书系列: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丛书
图书标签:
  • 陶希圣 
  • 社会学 
  • 政治学 
  • 社会史 
  • 近代 
  • 民国学术 
  • 政治 
  • 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 
  •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内容简介:中国的革命,到今日反成了不可解的谜了。革命的基础是全民还是农工和小市民?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还是几个列强和几个军阀?这些重要的问题都引起了疑难和论争,论争愈烈,疑难愈多。要扫除论争上的疑难,必须把中国社会加以解剖;而解剖中国社会,又必须把中国社会史作一决算。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全书可以作孙中山《建国方略》的略释本,虽然没有《建国方略》那样强烈的理想光辉和宏大格局,但陶希圣的思考也多切近于发现潜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也令人很是诧异以陶希圣这样的“识见”何以会有附逆汪伪的行为。“高陶”的附逆与归附,对研究蒋介石的抗战、汪精卫的附日当...

评分

全书可以作孙中山《建国方略》的略释本,虽然没有《建国方略》那样强烈的理想光辉和宏大格局,但陶希圣的思考也多切近于发现潜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也令人很是诧异以陶希圣这样的“识见”何以会有附逆汪伪的行为。“高陶”的附逆与归附,对研究蒋介石的抗战、汪精卫的附日当...

评分

全书可以作孙中山《建国方略》的略释本,虽然没有《建国方略》那样强烈的理想光辉和宏大格局,但陶希圣的思考也多切近于发现潜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也令人很是诧异以陶希圣这样的“识见”何以会有附逆汪伪的行为。“高陶”的附逆与归附,对研究蒋介石的抗战、汪精卫的附日当...

评分

全书可以作孙中山《建国方略》的略释本,虽然没有《建国方略》那样强烈的理想光辉和宏大格局,但陶希圣的思考也多切近于发现潜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也令人很是诧异以陶希圣这样的“识见”何以会有附逆汪伪的行为。“高陶”的附逆与归附,对研究蒋介石的抗战、汪精卫的附日当...

评分

全书可以作孙中山《建国方略》的略释本,虽然没有《建国方略》那样强烈的理想光辉和宏大格局,但陶希圣的思考也多切近于发现潜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也令人很是诧异以陶希圣这样的“识见”何以会有附逆汪伪的行为。“高陶”的附逆与归附,对研究蒋介石的抗战、汪精卫的附日当...

用户评价

评分

陶既是经济社会史家,亦是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干将。故此书不应纯以史学视角来衡量其对错,而是应将其看做1920-30s国-共意识形态交锋这一context中的一份text来品读。

评分

作者痛恨官僚绅士,初看还以为他是共党

评分

也算是有观点,有论据的自成一说。用含糊其辞回避了是否“封建社会”、“宗法社会”的判断,提出士大夫阶级统治这个特色,眼光独到。但是又很革命地将未来放在工农阶级身上,而不提其群氓的一面,这又是走入另一个极端了。

评分

这么多年过去,证明陶希圣说的大部分都是有意义且极具指导性的。社会史论战中只有马克思主张一派留给了我们,马克思主张演化为五朵金花,而五朵金花又被八九十年代决绝地抛弃掉了,中国研究似乎不喜欢从学术史出发,自我瓦解掉自己的过去与共同体联系。

评分

作者痛恨官僚绅士,初看还以为他是共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