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十八史略(全五冊)

小說十八史略(全五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日本著名作傢、曆史學傢。1924年生於日本神戶,祖籍中國颱灣。在日本曆史小說創作領域與司馬遼太郎並稱雙璧;日本推理小說史上首位三冠王(江戶川亂步奬、直木奬、推理作傢協會奬)。通曉印度語、波斯語、漢語、英語、日語五種語言,作品常呈現無國籍的宏觀視野。 1961年以小說《枯草之根》榮獲日本第七屆“江戶川亂步奬”一舉成名,之後發錶《三色之傢》、《弓屋》、《憤怒的菩薩》等小說,以嚴謹的結構和獨特的風格確立瞭在日本推理文學界的地位。1969年以《青玉獅子香爐》獲得代錶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榮譽的直木奬。此後開始轉嚮曆史小說創作,先後齣版瞭《小說十八史略》、《甲午戰爭》、《鴉片戰爭》、《秘本三國誌》、《太平天國》、《耶律楚材》、《秦始皇》、《鄭成功》、《成吉思汗》、《諸葛亮》、《小說李自成》等名作,以其博學多識和豐富的想象,贏得廣泛贊譽,一次次掀起日本閱讀中國史的熱潮,由此成為日本傢喻戶曉的曆史小說大師。

出版者:新星齣版社
作者:[日] 陳舜臣
出品人:
頁數:1913
译者:廖為智
出版時間:2010-1
價格:1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225807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陳舜臣 
  • 曆史 
  • 曆史小說 
  • 十八史略 
  • 日本文學 
  • 小說 
  • 中國曆史 
  • 小說十八史略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小說十八史略(全五冊):

春鞦戰國

大漢王朝

魏晉南北朝

大唐帝國

兩宋王朝

中國曆史是一枚古幣, 正麵是《資治通鑒》,反麵就是《十八史略》。官員愛讀《資治通鑒》,百姓喜歡《十八史略》。

明朝時的曆史必讀書目,塵封四百年,日本史學大傢陳舜臣重新鋪衍成白話,暢銷日本數十年。日本人是通過《十八史略》瞭解中國曆史的。

中國人讀史意在“用史”,希望從曆史中學到“謀略”;日本人讀史重在教養,旨在加增知識學養。陳舜臣作為華裔日本曆史學傢,漢學修養深厚,通五國文字,史觀兼中日兩國之長,其史學巨作《小說十八史略》堪稱代錶。 《十八史略》是一部被中國人遺忘瞭四百餘年的史學著作。《十八史略》由宋代學者曾先之撰寫,成書於元朝,有明一代成為史學暢銷書,私塾必備的史學著作。後來大概於足利時代傳入日本,躋身名望史籍之列,與《史記》、《漢書》、《貞觀政要》、《資治通鑒》等一道在宮廷、幕府內正式講讀,至德川幕府時期,《十八史略》被各藩官學采用為教科書。時至今日,《十八史略》仍然是日本人閱讀最多的曆史書。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比較粗略的通史,有些典故並沒有提到。作為普及型曆史書可以翻翻。算是個輔助性讀物吧。真要是想瞭解,還是要看各個時期的正統史書。  

評分

(ps:在這篇書評前先要說句陳老的推理小說都很不錯) 作為一個日本人(盡管是華裔)陳舜臣的史觀和中國人很不一樣,畢竟作為不同國傢的人,本來也實屬正常的範疇,很多時候彆國人寫中國還能客觀一些。   陳老先生則不然,他喜歡在一些很奇怪的地方構築一些陰毛論,這些“大...  

評分

看瞭兩宋王朝。與一般中國人寫的宋氏相比,本書對遼 金 元人的評價較寬容,少瞭一些殘暴,多瞭一些民族利益。對於宋朝,和與戰,作者也沒有傾嚮性,和之、戰之,外交上麵的選擇,更多是無奈之舉;內政的失敗,纔是滅國的本因吧。 總的來說,這本書,多著墨於外交軍事,對內政經...

評分

也不知怎麼迴事,今兒找瞭這套書的豆瓣頁麵。 中學時,那時候有陣“國學熱”,什麼易中天袁騰飛於丹的。我們這撮學生沒興趣,感覺傢長老師也就是當時的中年人比較狂熱,班級藉書角就有一套什麼xxx講論語的來著。那時候買瞭《名將之死》上下冊,隨手放到藉書角就丟瞭一本,據說...  

評分

(ps:在這篇書評前先要說句陳老的推理小說都很不錯) 作為一個日本人(盡管是華裔)陳舜臣的史觀和中國人很不一樣,畢竟作為不同國傢的人,本來也實屬正常的範疇,很多時候彆國人寫中國還能客觀一些。   陳老先生則不然,他喜歡在一些很奇怪的地方構築一些陰毛論,這些“大...  

用戶評價

评分

大唐帝國

评分

10.09.19.兩宋王朝

评分

外人能看懂多少中國史啊

评分

外人能看懂多少中國史啊

评分

隻看瞭魏晉南北朝本。要把那樣紛亂的百來年融進400頁的書裏,也真是不容易。過於流水帳的描寫,覺得讀起來沒多大意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