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橋,福建晉江人,台灣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後,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做研究多年,又在倫敦英國廣播電台中文部從事新聞工作。現任《蘋果日報》社長。先後曾任香港公開大學中國語文顧問,《明報》總編輯,《讀者文摘》總編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主任,《明報月刊》總編輯,香港美國新聞處「今日世界」叢書部編輯。撰寫文化思想評論及文學散文多年,在港台及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杭州、成都、瀋陽出版文集十多種。
发表于2025-02-02
記得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董桥是港台专栏作家中的一个异类。 这个“异”当然不是危言耸听,且听我慢慢道来:董桥的文体是刻意雕琢的,短短千字之间,吟哦唱诵,力求精致,简洁,颇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精神,这种苦吟文体,与现今普遍精神快餐化的专栏写作相异;董桥刻意保留一种旧派文人的风...
评分书已经读过,感觉一如既往。 很难去赞美董桥的文字,文字取悦读者的方式有很多。要想吸引眼球不单单是用心去写,也要有自己的技法和特点。董公文法有贵气是很多人都认同的。现在愿意去写一些短文的人也算不少了,可是像他这样的不多。 篇目内容博客中可读到,此书...
评分书已经读过,感觉一如既往。 很难去赞美董桥的文字,文字取悦读者的方式有很多。要想吸引眼球不单单是用心去写,也要有自己的技法和特点。董公文法有贵气是很多人都认同的。现在愿意去写一些短文的人也算不少了,可是像他这样的不多。 篇目内容博客中可读到,此书...
评分《董橋寫小說-薄紙上頭底事厚》 「好!」 雖然是沒有拍案,在人家的咖啡館裡頭讀董橋,自然是須得知道規矩且識相的。 董橋寫小說了。 「像我這樣的讀書人能做什麼呢?我已經老了,我就等明年退休以後,收藏、寫寫字畫,寫寫小說,做自己想做的事……」董橋去歲這麼說。 董橋果...
评分董桥是港台专栏作家中的一个异类。 这个“异”当然不是危言耸听,且听我慢慢道来:董桥的文体是刻意雕琢的,短短千字之间,吟哦唱诵,力求精致,简洁,颇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精神,这种苦吟文体,与现今普遍精神快餐化的专栏写作相异;董桥刻意保留一种旧派文人的风...
图书标签: 董桥 随笔 香港 散文随笔 董橋 文化 散文 牛津大学出版社
可是書還是要寫,要出。一連幾個深宵我都在整理牛津大學出版社林道群打印的一堆清樣,收了去年二月到今年一月三日我的四十六篇隨筆,書名我套用米勒的《 Remember to Remember》題為《記得》。是聖誕前後的一個侵晨,我睡醒忽然想起亨利·米勒,想起《北回歸綫》和《南回歸綫》,想起 Leonora駡我讀米勒的書,想起那本《 Remember to Remember》。起床開燈找遍書架找不到那本書。翌日翻遍書箱還是找不到,只好上網訂購。過不了三、四天書寄來了,連夜翻讀,真像跟烽火中失散的老朋友重逢,兩鬢斑白,一臉風霜,昔日那份矜貴的關愛猶在:米勒畢竟念舊。他說他和他的女人匍伏在地上看巴黎地鐵地圖,指着地圖上的站名辨認他住過的地方,順着手指的游移回憶他熟悉的地區他走慣的木橋他買醉的酒館。過不了幾年巴黎淪陷了,他說他默默坐在廣場櫈子上餵鴿子,「少不了還有希特勒,胃口比鴿子大多了」。偶然走進小鎮幽暗古舊的咖啡館,兩盞吊燈照亮桌球檯面的綠絨布,兩個士兵彎腰對壘,他說那是梵谷的畫了:"The mission of man on earth is to remember"。厚古而不敢薄今,浪漫而不忘務實,米勒懷舊懷的是文化那炷幽明的香火和儒林那份執着的傳承。三十四年前威爾遜送我《 The Colossus of Maroussi》的時候皺着眉頭補了一句話:「世界太喧鬧了,我們差點錯過了這樣遠古的一聲喟嘆!」我記得那年冬天倫敦連下幾場大雪,冷得要命。
一直觉得董桥太刻意,这次看倒觉得还挺有味道。习惯的力量啊!不过书的确做得漂亮。
评分書是要買的,讀不讀便再說了。
评分说实在的,读久了也会生厌...董桥还是油滑
评分为它专制了书签
评分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英文名字Remember to Remember,第一次中文输了英文一丝婉约。看了后记才知道原来这是直接用了亨利米勒的散文集的名字。正如董桥其他的书,即使有不是很明白或者因为走神滑过去的地方也不会觉得烦燥,因为我知道以后总会有再次拿起来读的时候。
記得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