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彬,1962年11月生,安徽望江县人。1978年参加高考,被洛阳外语学院录取。P982年7月毕业,在部队工作四年。1986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1989年春提前进入同一专业博士学位攻读阶段。1992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9年在南京军区文艺创作室工作。1999年后在南京大学任教。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并未远去的背影》基本是对民国时期的一些重要人物与重要事件进行再梳理。民国时期(当然也包括共和国时期)的许多人与事,其实都扑朔迷离,真面目始终不为人知.过去的“定论”,显然已不足为信。《并未远去的背影》所收文章,则意在对那些有意义也有意思的旧人旧事进行再解读。比起新资料的发掘和利用,《并未远去的背影》更注重对旧资料的重新理解和运用。利用内地公开出版的有关文献,利用从中南海里出来的各种书籍,对那些旧人旧事做出新的更符合真相的解说,是《并未远去的背影》的追求。
历史的迷雾 ——读王彬彬《并未远去的背影》 历史总是扑朔迷离的,当年的一件偶然事件或不起眼的小事,在多年后也都值得再三解读,不断地根据各种史料来还原一段又一段历史。 这是在看王彬彬的《并未远去的背影》时想到的。这本注重对旧史料的...
评分历史的迷雾 ——读王彬彬《并未远去的背影》 历史总是扑朔迷离的,当年的一件偶然事件或不起眼的小事,在多年后也都值得再三解读,不断地根据各种史料来还原一段又一段历史。 这是在看王彬彬的《并未远去的背影》时想到的。这本注重对旧史料的...
评分 评分刚刚看完,感觉受益匪浅。 最精彩的是有关瞿秋白的几个章节。看到了瞿秋白作为知识分子对个人、权力和革命的困惑,更看到了当初中共最高层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残酷斗争。 有关鲁迅的章节让我们知道了无帮无派的鲁迅其实并不热衷于政治斗争,他就是一个保持独立思考启...
缺少專業歷史研究者的嚴謹,筆尖常帶過多的主觀色彩感情色彩乃至偏見。比足高華自無足論,即便對比他的另一本《往事何堪哀》,也差了不少。也可能是圖書編輯的水平問題。倒是后面几篇不涉及历史研究的,小品性质的文章,嬉笑怒骂,有些玩味的空间。
评分在地铁上,公车上读完……
评分缺少專業歷史研究者的嚴謹,筆尖常帶過多的主觀色彩感情色彩乃至偏見。比足高華自無足論,即便對比他的另一本《往事何堪哀》,也差了不少。也可能是圖書編輯的水平問題。倒是后面几篇不涉及历史研究的,小品性质的文章,嬉笑怒骂,有些玩味的空间。
评分给三星不是因为书不好看,而是因为这书更适合我爷爷他们研究(黑)党史的这些人去看。对我这就只能是闲暇时候不过脑子看热闹的书。
评分不愧是敢在《南方周末》上给汪晖挑刺的家伙,字里行间的刻薄刁钻可见一斑。一个研究文学的人写史学文章,注定从史料选取和观点表述上会有所区别,整体来说还是更偏文化方面一点,许多文章更像是读书札记,注水的地方有点多,一个《八一宣言》翻来覆去的说,但好在整体文风比较犀利狠毒。对柳亚子和瞿秋白的品评比较独到。而对郭沫若与太祖的点评就近乎毒到了,尤其是关于太祖的几篇,又说他需要补脑又说他心理障碍,简直让我误以为是在看一本禁书。这套丛书打着新史学的旗号,骨子里还是要借旧史料来给以往既成的历史定论来翻案,好坏姑且不论,内容还是一看的。下一本想看关于焦裕禄的那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