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潄石(1867—1916),本名金之助,日本近代小说家、评论家、英文学者,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极高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与森鸥外并称日本两大文豪。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风气之先。他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以他十几部长篇小说和大批短篇小说竖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给后来的作家以深刻的启迪。
夏目漱石的创作受到当时西洋文明的影响,把日本国民生活的精神空白这一现象作为知识阶级的伦理问题清楚地再现出来。这种文化的压迫感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内心世界,而最根本的被害者就是知识分子本身,在他们生的欲望无限扩大的同时,却丧失了内部的伦理基准,把自我的意识陷入奴役的境界,让从世界文明中得到的自由平等的意识远离自己的幸福。
夏目漱石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我是猫》、《哥儿》、《虞美人草》、《三四郎》、《后来的事》、《门》、《行人》、《心》、《明暗》,及作品集《漾虚集》、《梦十夜》等。
发表于2025-02-25
后来的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是悲观的,那不曾有过的吝啬,出自私欲的演示,当所有颓唐的缘由都被远方的战鼓打碎,包围的盔甲也暗自凋零时,他发自内心感觉苦痛的来源,大概便是植根于无处藏身的孤影;我能认同的,因之它无处不在的本质,以及无法逝去的如长久的恒河般哺育众人的心灵,当然,那样的音色...
评分发觉是在读自己很熟悉的人的故事…… 主人公的自顾自怜使人印象深刻, 夏目漱石真的很会写收尾。 另外,百合花很贵吗? 家里有间院子可真好啊。 据说有部森田芳光导演的同名电影,想找来看看。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4580/
评分 评分收到了新版《后来的事》,重翻一遍,与老版没什么区别。吴建文清晰明了的系列封面当年很让人喜欢,现在的故意素淡模糊,想来是跟了清雅风。 三年前连续读漱石作品时对此书有过评价:“夏目的风格不太明显,不过文字能力得到很好体现。”现在看来,这话说的虽放肆,倒也没有什么...
评分《后来的事》是《三四郎》、《门》爱情三部曲的第二部,表现着日本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形象,从单纯的梦想、抱负,到迷茫、困惑,最后不满社会,却又没有改变的能力,选择逃避。 作者夏目漱石,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我是猫》、《心》等。夏目漱石是日本维新...
图书标签: 夏目漱石 日本文学 日本 小说 文学 后来的事 外国文学 上海译文
长井代助是一个没有固定职业的“多余人”,靠着向父母或兄弟伸手要钱度日。大学毕业后,三十岁了还没安家,也不谋职工作。年轻时他对一切态度消极,曾把相爱的三千代让给朋友平冈。可是三千代嫁给平冈后并不幸福,生下的一个孩子不久也夭折了。平冈在事业上失败后从大阪返回东京,三千代登门求情借钱。代助对三千代的爱并未消失。他决心挽回自己的过失,把落难的三千代娶为妻,将她从窘境中解救出来,开始新的生活。由于代助的决定违背了父亲的意志,拒绝父兄安排的婚事,与家庭决裂了,生活费也没了着落.然而他并没改变主意。当他把一切向平冈和盘托出时,平冈愤然提出绝交。尽管如此,代助和三千代热烈而真心地相爱着。不久,三千代病倒了。为了生活,代助头顶着骄阳四处奔走,寻找着工作。
電影條目下看到有人說「大概因為翻譯的關係,片中點睛之句“我需要你,才算是活著。”在翻譯過來的夏目先生原作中變成平淡的:我需要你,非常地需要你。」人民文學的陳譯翻作「我的生活中需要你,無論如何都不能沒有你。」查了原文,原來是「僕の存在には貴方が必要だ。どうしても必要だ。」//特別冷地跑下題:想像中北方河如果有後續(不會有),他她華北三人,也許也會落到這樣的境地。//特別無聊地去查了生日星座……啊><現在夏目桑一定在天國里和袁先生談著人生。
评分最後竟然在麥當勞讀完了,我愛夏目簌石
评分看到最后几十页居然看哭了。这并不能算是年轻人的故事,夏目写这篇时已经四十多岁,是中年,也是他本人的晚年。书里透出的气氛,既有反映明治时代的病症的多余人,更有超越时代与空间的中年思想者对种种世俗人间的厌倦与批判。而正是后一种打动了我。所以,不伦之恋在这里只是契机与出口,后来的事并不重要,因为当下周遭的社会压迫、父兄亲情、嫂仆疼爱,均已被个性的力量层层剥离,天地之间只余我与她的自由、真心与爱。这种看透不是少年人为爱情的直觉的奋不顾身,而是沉思后的超越。这个故事也不是鲁迅或俄国式的青年人的苦闷写照。当然,也许是我刻意从我的年龄经验来解读了,但我的感动恰恰在于此。
评分当一切都遵循自然的时候,社会就是你的敌人。
评分①钻进花朵的蚂蚁。②维系睡和醒的连线。③完全适应一套生活模式→漂游在海里的海蜇。④恐饿症。⑤所谓文明,无非是使人们各自孤立起来的东西。⑥一切道德的起点都不会游离在社会现实之外。⑦凡是抱着某种属于自己的活动之外的目的来活动的,就是堕落的活动。⑧红色落结。
后来的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