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 又作明恩普。美國人。基督教公理會來華傳教士。1872年來華,初在天津,1877年到魯西北賑災傳教,在恩縣龐莊建立其第一個教會,先後在此建立起小學、中學和醫院;同時兼任上海《字林西報》
通訊員。他在魯西北傳教30年,寫瞭大量有關中國的著作,如《中國文明》《中國人的素質》《中國鄉村生活:社會學的研究》《中國在動亂中》《王者基督:中國研究大綱》《中國的進步》《今日的中國與美國》《漢語諺語俗語集》等,有的在
美國多次重印,有的被譯成其他文字齣版。1905年辭去宣教之職。在明恩溥等人推動之下,1908年,美國正式宣布退還“庚子賠款”的半數,計1160餘萬美元給中國,作為資助留美學生之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返迴美國。
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恩溥的明智和遠見愈加令人信服。作為一個美國傳教士,他熟悉中國的國情,瞭解中國民眾的生存狀況,因而他知道如何以恰當的方式影響中國的未來。1906年,當他嚮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建議,將清王朝支付給美國的“庚子賠款”用來在中國興學、資助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時,他大概已經意識到瞭實施這一計劃所能具備的曆史意義。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後改名為清華大學)的成立,為中國留學生赴美打開瞭大門,一批又一批年輕學子從封閉的國度走嚮世界,他們中間湧現齣眾多優秀人纔,歸國後成為不同領域的精英。
明恩溥的建議不僅僅落實於教育方麵,如北京協和醫院和協和醫學院的建立,還落實在與民眾生活關係更為密切的領域,影響瞭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變革。如今,在中國教育界和醫學界,清華大學和協和醫院仍是公認的佼佼者,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走進它們的大門時,很多人不會想到,明恩溥——這個多少令中國人有些陌生的名字曾與它們聯係在一起。
發表於2025-04-17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討論中國人的民族性的聲音多少年來不絕於耳,咱不說遠的,就說說近一些的。無論是魯迅、鬍適、林語堂,還是柏楊、龍應颱、三毛,當然,這都是明著說的。放在作品裏說的就更多,金庸老先生從古代說,莫言從鄉村說,錢鍾書從知識分子身上說等等等等,但是,關起門來咱自傢人...
評分Arthur.H.Smith寫的《Chinese Characteristics》,新世界齣版社翻譯成《中國人德行》。 書腰上介紹:“一部魯迅先生力薦立此存照的書籍,一部逼真描述中國人德行的書籍,一位在華居住22年的美國人的驚動世界之作。” 總之是本從前老美從自己覺得瞭解的角度看中囯人,然後中國...
評分我自認為為已經脫離瞭一些低級趣味。 但看完這本書,突然發現在中國文化中成長起來的我,還是沒有逃脫《中國人德行》中描述的一些缺點。 在乎麵子 節儉到不計算得失 無效率的勤勞 缺乏時間觀念(容易遲到) 忽視精確 不講究舒適和方便
評分剛剛看到這本書還是在圖書館閑逛時不經意看到的。沒想到翻開就難以放下,用瞭一個下午的時間看瞭大部分。看過之後的感覺是不解渴。 拋開作者的某些主觀偏見,研究對象的久遠,基礎資料的完備性,以及其他影響作者結論的因素;其書本身是一個將問題呈現的書,但未提齣解決辦法...
評分一本美國傳教士寫的書,已經100多年瞭。作者名叫Athur Smith,百度一下知道有個中國名字明恩溥。有兩個翻譯版本,我看的是梁順根譯的。英文書名應該是《Chinese Characteristies》,感覺譯作"中國人的性格"更好一些,要不然又有人慨嘆“中國人素質低”瞭。果不其然,百度相...
圖書標籤: 社會學 文化 形勢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