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利耶尔是法国著名的剧作家。其重要作品有《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白日美人》、《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等。
发表于2025-04-03
乌托邦的年代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1968到1969,纽约,巴黎,捷克斯洛伐克,梦幻的年代,迷幻的世界,狂热的思想,或许用狂热概括这一年的文化,音乐,乃至到服饰,建筑等等一切都太过平淡,诚然让-克劳德·卡里耶尔 (Jean-Claude Carrière)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一个客观的亲历者,但是那种自然流动于笔下的在时...
评分1968年,巴黎学生“越革命,越做爱;越做爱,越革命”的口号也许可以作为那个时代的缩略语。一个无可复制的年代,一个让所有年轻人热血沸腾荷尔蒙高涨的年代,一个离我们日渐远去却早已在影响世界的年代,一个被搬上大荧屏、以各种文字形式流传的年代,一个直至今天依然让你着...
评分1968,乌托邦走上了行乞的路 ——夜读克劳德·卡里耶尔回忆录《乌托邦的年代》 我们的幻想就坐在街角上。它在伸手乞讨。 ——乌托邦的年代 1、 一九六八年,是一个遥远的被乌托邦所笼罩着...
评分1968年,有三件大事被载入历史:美国的嬉皮士运动、法国的五月风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而命运让三十七岁的法国编剧卡里耶尔把三件事都撞上了。 这仿佛命运的三个玩笑。卡里耶尔既不是爱凑热闹的人,也不是全世界到处跑的记者。他想要的,不过是安静而专注的工作而已。 三...
评分图书标签: 历史 法国 乌托邦 五月风暴 克劳德·卡利耶尔 文化 政治 乌托邦的年代
这本《乌托邦的年代》是卡利耶尔的一本回忆录。在其中他以回忆的形式,讲述了六十年代发生,并最终发展为五月动荡的反抗运动的一些事情。在那段动荡的日子里,他亲身经历了运动中的各种事件,接触到了各色各样的人,知道那些青年人的喜怒哀乐,知道他们内心的期盼,其关于运动的谈论具有有内在的真实感。作者主要不是探讨运动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而是回顾运动中的点点事件,就像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只是想尽量把那个年代的一些场面和一些声音找回来,因而读来别有一种感受。
不愧是写剧本的。看他款款写来,最后你会不自然地发觉:革命从来缺少目的和意义,不管气势是如何磅礴澎湃,它的性质决定了,革命只是一种即时的寻欢作乐。
评分算是今年top3,若欣赏某位电影剧作家,你很难不喜欢他的文字。加缪在五月风暴前就去世了,如果那个时期带着他和平的人道主义,在萨特的论调里,也同样是种乌托邦。友谊分道扬镳下是两种反抗、两种诺贝尔。半世纪前的欧美青年,他们用寻欢作乐来弥补信仰缺失,而当下的我们仅仅依靠寻欢作乐来给心理孤独制造出口,可能才是名副其实的假革命。
评分四星半 巴黎的青年们翻起街石,也要掀翻压在身上的巨石,像地泉一样趵涌出形形色色的思潮和漫山遍野的红,革命的激情啸叫着摧毁一切。布拉格的青年们弹着吉他惴惴不安地看着废墟上长出的瘦弱花朵,苏联的坦克在路上早就把他们未来的自由碾碎。纽约的青年们“毁于疯狂,挨着饿歇斯底里浑身赤裸”,“贫穷衣衫破旧双眼深陷昏昏然在冷水公寓那超越自然的黑暗中吸着烟飘浮过城市上空冥思爵士乐章彻夜不眠” 卡利耶尔始终以一种疏离而又亲近的态度经历着这所有。他识出了这所有乌托邦必然失败的结果,然而他还是无限赤诚地要向那些街石献花。 “另有一种生活也是存在的,它在等着我们,等着我们的孩子,孩子们既载负着千古悲哀,也载负着对新乐园的憧憬。”
评分笑死了,从头碎碎念到尾。剧本没写出来,电影卖不出去全都得怪世界大势。可以拍黑色喜剧。
评分穿行在68年的岁月中,在浸入历史现场的同时维持疏离而自省的态度。乌托邦本身或许意味着幼稚、规划、狂想和注定的幻灭,但也许这正是根植于人类内在生命的冲动之一,作者最后的发问是,连这乌托邦都承载不起的世界,是否更加可悲?
乌托邦的年代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