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验。著有《新乡土中国》(2003),《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2003),《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2004),《乡村的前途》(2007),《什么农村,什么问题》(2008),《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2009),《村治的逻辑》(2009)等著作。发表一百余篇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
发表于2025-04-05
地权的逻辑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作者是有过很多农村实地走访调查经验的,然而这本书的写作态度却实在不敢让人苟同。书名里写着“逻辑”两字,可是整本书倘若认认真真读下来,自我的主观臆测与蛮横的所以然推理实在多到让人感觉不可理喻。这是一个学者应该有的对待学术的态度么??书名标榜着逻辑,真想问问...
评分土地产权问题是近年土地政策争论的核心问题。经济学主流观点是,土地必须明晰产权,换言之即私有化,让农民拥有完全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农民自行选择种植何种作物,根据市场价格调节;自行选择作为农地或非农地使用,不被行政命令所规定;自行在土地二级市场进行交易,获...
评分最近两天拜读了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贺雪峰教授的新著《地权的逻辑》。在这本书中,最近甚为流行的“土地私有化”、“把土地的所有权还给农民”(许成钢,《经济观察报》2011年1月8日)等观点被作者一一批驳,杨小凯、周其仁、陈志武、文贯中、茅于轼等持有这类观...
评分《地权的逻辑》这本书中给我最大震撼和启示的一个观点,是作者在第五章第五节所探讨的:农业和农民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发展农业未必能惠及农民,反而还有可能造成伤害。中国小农经济的结构,虽然和国外许多地方规模化农业生产比起来,显得更落后、效率更低,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
评分久闻贺雪峰教授大名,曾在《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一书中见苏力在脚注中向他致谢,又在很多地方看见他对“驻村调查”颇为执着,于是一直以为这位教授对于农村问题的理解应该很透彻,《地权的逻辑》也当是一本剖析农村土地制度的力作。可是想象是一回事,事实是另一回事。 如果评...
图书标签: 土地 农村 贺雪峰 社会学 农民问题 中国 三农 法学
在本书中,作者对最近一些年围绕土地制度改革激烈交锋的各种观点进行了解读和回应,而且系统地提出了土地制度建设的主张。作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本书的写作,书中的案例及数据十分翔实,论述严谨,介绍了中国现今关于土地问题存在的各种不同观点和主张,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分析了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何种制度建设最具有可行性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充分地论证。作者认为不应该仅抽象地讨论土地权利与农民利益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问题,需要深入到土地制度运作的具体语境和处境中,深入到土地权利的内在逻辑中去,认真理解和体会地权的逻辑。
看上去像是对反常识的批判,但论证粗糙,很多观点非常值得推敲。
评分扎实,真正用心用脑写的一本书。缺点是:内容编写不够紧凑,稀释了观点。
评分总体来说对于农民问题比较关注而不知而所以然的人可以读读但书中的观点我认为不要尽信。贺老师的分析还是很独到的,他把农民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类,“中国农民的分化不仅表现在城郊和沿海发达地区基本上已经脱离农业的农民与一般农业型农村地区农民的分化,而且表现在农业型农村地区农民的分化。”他以其在几个地方的调研为样本分析了现在不同种类的农民不同的需求并表达出确权并不是以种地为主要生计农民最迫切的诉求,他们最需要的是种植的基本条件也就是村集体提供的公共产品,所以现在那些要求确权的农民不过是中国9亿农民中具有较好生活水准的少数农民。其后分析了确权后农民流转土地的主要心态、分析利害认为会产生土地食利阶级以及大量城市贫民窟。在最后一章对近来争议较多的双置换进行了土地的合理性论证。“防止道德话语对逻辑本身的绑架。”
评分扎实,真正用心用脑写的一本书。缺点是:内容编写不够紧凑,稀释了观点。
评分不少观点很不错,但有的地方有点罗嗦,篇幅可以删减 2011.1
地权的逻辑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