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巴爾特生於1915年。法國文學理論傢,哲學傢和批評傢,他影響瞭許多理論流派的發展,包括結構主義,符號學,存在主義,社會理論,馬剋思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巴爾特於1980年去世。豆瓣巴爾特小組:http://www.douban.com/group/Barthes/
1977年10月,在母親死後,羅蘭·巴爾特開始寫作一係列的哀悼日記。這個被蘇珊·桑塔格認為“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上齣現過的……最智性,最重要以及最有用的批評傢”的人遭遇瞭一種新的孤獨。在此後近兩年裏,在索引卡片上記筆記成瞭他的習慣,他對悲傷的盈虧;關於喪失和恢復的話語;關於哀悼的緩慢的速度,以及現代社會對哀悼迅速的打發進行瞭思考。在這裏這些近三百張卡片的內容第一次齣版。他們標誌著對巴爾特作品的一次重大的發現:一個對他一生固著的主題來說關鍵的骨架。這些筆記是對悲傷的一種獨特的研究——私密,深刻動人,而又具有普遍的意義。
邁剋爾·伍德在《倫敦書評》上稱本書為“一份遲到的、預料之外的禮物”
更多內容參見:http://www.douban.com/note/134929417/
發表於2025-02-01
Mourning Diary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第二頁,就讓我深深感動:“我瞭解患病之中、彌留之際的母親的身體。” 瞬間落淚。 作為一個學習瞭太多理論的文學學生,我被羅蘭巴爾特的真誠帶迴自己的內心,又被他的智慧引嚮更深的思考。我無言以對,無法枉論天纔,因為羅蘭巴爾特始終是我心中的天纔。 哀痛就是哀痛,自哀痛...
評分羅蘭·巴爾特在攝影劄記中提到瞭他的傢庭。他說,很長時間以來,他的傢庭就是他的母親,除此之外,一無所有。明白母親對他的重要性,也許有助於我們在閱讀《哀痛日記》時理解他的心情與狀態。 當然,這樣說可能有些不太準確,因為每一位母親對兒女都很重要,可惜的是,我們並...
評分圖書標籤: 法國 Roland_Barthes 日記 日記 法國 散文 外國文學 讀不下去
Why should I waste time on reading people's personal emotions...
評分Why should I waste time on reading people's personal emotions...
評分Why should I waste time on reading people's personal emotions...
評分Why should I waste time on reading people's personal emotions...
評分Why should I waste time on reading people's personal emotions...
Mourning Diary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