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雄序
餘初識周祖庠先生,以為必周祖謨先生之族弟,非止姓名一字之差,而所研究學術之方嚮又何其相似耶。三十餘年前,餘讀羅常培《<經典釋文>和原本<玉篇>匣於兩紐》一文,得知周祖謨先生有考《萬象名義》中原本《玉篇》音係之作,其後讀周先生《論篆錄萬象名義》及《萬象名義中的原本玉篇音係》二文,於《萬象名義》一書始有初步概念。今祖庠先生《篆隸萬象名義研究》,又從《萬象名義》著手,因而有此誤解也。
《篆隸萬象名義》者,乃日本弘法大師空海所撰之字書。空海生當唐代,於德宗貞元二十年(804)嘗來中國,受業於惠果,至憲宗元和元年(806)東渡返國,攜走中國書籍甚多,此書即彼返國後所作也。其書分為三十捲,本據陳顧野王《玉篇》而作。顧氏之書成於梁代,至唐高宗上元間孫強增字本齣,則漸失本來麵目。宋真宗時復命陳彭年等廣益之,增字一萬二韆有馀,大亂部中次第。且注中所引經傳及野王案語大都芟刈無遺,去原書益遠。至元代所刻《玉篇》,次第注文改變更甚,尤非宋本之舊矣。今幸日本尚存有唐宋間所寫原本《玉篇》殘捲,得以略窺顧氏《玉篇》原書之麵目。而《萬象名義》之部目次第全與現存《玉篇》殘捲相閤,正可以據以考見顧書分部隸字之情形及其與今本之異同。楊守敬《原本玉篇跋》雲:
“日本釋空海所撰《萬象名義》,其分部隸字,以此殘本較之,一一吻閤,則知其全書皆據顧氏原本,絕無增損淩亂。”
以此而言,據《萬象名義》以考原本《玉篇》之音係,實為可行者也。故周祖謨先生行之於前,而祖庠先生踵之於後也。
祖庠先生之研究結果,認為原本《玉篇》之音係,乃齊梁時期南朝雅音之音係,實為單一音係。其聲調四類,為平、上、去、入。聲紐二十五類:計有 滂並明,端透定泥來,見溪群疑,精清從心,章昌常書,影曉匣以。輕唇、舌上均未産生,莊組歸精,邪、俟歸從,船併於常,喻三歸匣。韻部僅四十四部,計東、鼕、鍾、江、支、脂(之)、微、魚、虞、模、齊(祭)(廢)、佳、皆(夬)、咍(泰)、灰、真(臻)、諄、欣、文、痕、魂、寒、桓、刪(山)、元(先)(仙)、蕭(宵)、肴、豪、歌、戈、麻、陽、唐、耕(庚二)、青(清)(庚三)、蒸、登、尤(幽)、侯、侵、覃(談)、添(鹽)、鹹(銜)、嚴(凡)。
《萬象名義》所顯示之韻部現象,為一、二等不分,三、四等閤一;重韻無彆,重紐相混,在在錶現齣與《切韻》大相徑庭,是則單一音係與綜閤音係,本質即異。吾人觀諸傢古音分部以後,再從古至今作一瀏覽,往往有兩頭細而中間寬之怪現象齣現,此則於《切韻》音係有所誤解所緻。蓋《切韻》撰述要旨,首在“論古今通塞,南北是非”八字,古今南北之分,乃《切韻》分韻之要旨。故《切韻》之分韻,其古同今異者,必據今而分;今同古異者,則據古而分;南同北異者,乃據北而分;北同南異者,實據南而分。《切韻》從其異者,不從其閤者,故分韻遂多。後人不悟,以為《切韻》為隋唐時首都長安之語音,根本錯誤,則後來推論,自一無是處,所謂中寬端細者,亦此之由也。
瞭一先生為音學之魁首也,早年論韻,亦墨守瑞典高氏長安方音單一音係之說,未敢逾越。迨其晚年,盡棄高氏之說,另起爐竈,乃謂《切韻》音係,若以唐代洛陽語音為基礎,則其構擬之音係,自較今人所擬《切韻》音係簡化甚眾,故其《漢語音韻》所構擬之《切韻》音係,已較高氏所擬,韻母大為簡省矣。若脂之同用、咍灰同用、真臻同用、痕魂同用、寒桓同用、刪山同用、先仙同用、蕭宵同用、庚耕清同用、尤幽同用、覃談同用、鹽添同用、鹹銜同用、嚴凡同用之類,亦與《萬象名義》大緻相同,可見若為單一音係,絕無如此復雜之韻部。今祖庠先生研究《萬象名義》,確定為單一音係,則昔人對《切韻》性質之爭論,已無必要者矣。也許此後國人對中古音係之研究,可跳齣高本漢之窠臼,展開另一新麵目矣,餘企佇望之。
祖庠先生與餘一見投緣,雖相處之日不久,然其治聲韻學之觀點與餘相近,此其所以囑餘為序之故歟!
韆禧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古虔老人陳新雄伯元謹序
* 陳新雄先生為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博士導師,颱灣聲韻學會首任理事長,颱灣訓詁學會首任理事長,颱灣文字學會常務理事兼漢字振興小組召集人。
發表於2024-11-17
篆隸萬象名義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語言學 2001
篆隸萬象名義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