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1452~1527),字待用,号见素,莆田人。生于明代宗景泰三年,卒于世宗嘉靖六年,年七十六岁。成化十四年,(公元一四七八年)登进士第。累官刑部员外郎。尝上疏请斩妖僧继晓,并罪中贵梁芳。疏入,直声震都下。世宗时,官至刑部尚书。朝有大政,必侃侃陈论,中外想望其风采。卒,谥贞肃。俊为文体裁不一,大都奇崛博奥,不沿袭台阁之派;其诗多学山谷、后山二家,颇能远俗。著有见素文集二十八卷,奏疏七卷,续集十二卷,与西征集(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张吉(公元一四五一年至一五一八年)字克修,号翼斋,亦号默庵,一号怡窝,晚号古城,江西余干人。生于明代宗景泰二年,卒于武宗正德十三年,年六十八岁。成化十七年(公元一四八一年)进士。官至贵州左布政使。屏绝人事,穷诸经及宋儒之书。吉文平正通达,不雕章绘句。作有古城集六卷,补贵一卷,(均四库总目)传于世。
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别号虚斋,明晋江人。31岁中进士,累官至 南京文选郎中、江西提学副使,著名的理学家。 他花一生心血,力学六经、诸子及史集等书,对理学家程颢、程颐、朱熹等人 的著作,研读尤精。他在泉州开元寺结社研究《易》学,李廷机、张岳、林希元、 陈琛等都是其中的成员。该社有28人,号称“清源治《易》二十八宿”。他们出版 论著达90多部,所以当时人称“今天下言《易》都皆推晋江;成、宏间,士大夫谈 理学,唯清尤为精诣。”蔡清在泉州成为研究理学的中心人物,且形成清源学派, 其影响遍及全国,是明代理学的下个代表人物。 蔡清的理学,主要是继承朱熹的学说。他在泉州清平铺楼上潜心著述,写成《 四书蒙引》,捍卫朱熹的学说。在他的力倡下,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明、清时 期以经术取士的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他对朱熹的理学思想也有创造性的发展。例 如朱熹主张“理(精神)先”、“气(物质)后”,即认为精神先于物质而存在。 蔡清则认为尽六合皆气也,理则是此气之理耳。即先有气而后有理,体现了唯物主 义的思想。 蔡清重视培养人才。他“官辙所至,随杖履者数百人”。甚至归家养病期间, 也在泉州开元寺讲学。因此“有志之士,不远数千里从之”。在他的教育下,“出 其门者,皆能以理学名于时。”。他对贫困学生不收学费,还供给膳宿,寒来暑往 ,还为他们添置衣裳。他教育学生“学宜养正性,持正行。虚心、涵泳、切己、体 察”。意即读书的人要把自己培养成品质好,行为端正的人。还要虚心求教,深入 钻研,领会实质,联系自己,积极实践,方能有所成说。 他为官清廉,反对谋私利。他常说:“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 他敢于揭露明代封建治者把“取于民”的钱财,都落入“庸将之家”、“权幸之门 ,”以致造成“兵弱”不振作祟贾谊和诸葛孔明的正直。热切希望最高统治者“当 大有以振作之”,使人民安居乐业。 蔡清为人正直,不畏权贵,不趋炎附势。在江西任职时,有一次宁王朱宸濠生 日,属下均穿朝服称贺,唯他一人穿便服,且说是为了与朝拜皇上有所区别。当时 每月初一、十五日,宁王属下要先朝宁王,次日才进文庙孔子。蔡清却先拜孔子, 而后谒宁王。一日宁王当嘲弄蔡清不会作诗。他当面对曰:“某平生于人无私。” 原来“私”与“诗”谐音,宁王反而受辱。终因得罪宁王而备受迫害,最终不得不 辞归故里。 他一生著述多为阐发六经本旨。主要有《四书蒙引》、《易蒙引》和《虚斋文集》等。他治学严谨,在床边设案置烛台,凡与学生讲论的问题,临寐前反复思考 ,若有所得即起床,点灯纪录备忘。因积劳成疾,年56而逝。
发表于2025-01-11
见素集 古城集 虚斋集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明朝 思想史 史料 制度史 別集類
见素集 古城集 虚斋集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