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哈兹菲尔德(Jean Hatzfeld) 法国作家,人权活动家,原《解放报》战地记者。本书是他《卢旺达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是2000年的《赤裸生命》和2003年的《屠刀一季》。他曾以小说《战争的空气》获得1994年法国十一月奖、以《赤裸生命》获得2001年法国文化奖、以《屠刀一季》获得2003年费米娜奖。
发表于2024-11-24
羚羊战略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发生在1994年夏初的卢旺达大屠杀,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其间,不少关于反映卢旺达大屠杀题材的图书、电影上市,许多的作家、导演、演员因此名声大作。这些艺术作品不仅让全世界的人们看到了这场屠杀的血腥残酷,也让所有人看到了屠杀背后的深层原因。至少,它们的存在,对于在这...
评分有时候,凶手似乎要追上我们了,我们就四下奔逃,给每人都留一线生机;说穿了,我们采用的是羚羊战略。——引自《羚羊战略》 《羚羊战略》荣获2007年美第奇奖和国际记者联合奖(PRIX INTERALLIE),在法国国内和国际上都有很大反响。在当年所有获得法国文学大奖的作品中,这...
评分这是一本卢旺达大屠杀之后的幸存者回忆录,但这里的幸存者还包括刽子手。幸存者逃离了屠刀的杀戮,留下了噩梦般的记忆和永久的心理创伤;刽子手逃离了政治层面的惩罚,但却不得不面对人性层面的正义。杀人者和幸存者共处一地,成为邻人,和解如何成为可能?他们又如何面对已逝...
评分这是一本卢旺达大屠杀之后的幸存者回忆录,但这里的幸存者还包括刽子手。幸存者逃离了屠刀的杀戮,留下了噩梦般的记忆和永久的心理创伤;刽子手逃离了政治层面的惩罚,但却不得不面对人性层面的正义。杀人者和幸存者共处一地,成为邻人,和解如何成为可能?他们又如何面对已逝...
评分有时候,凶手似乎要追上我们了,我们就四下奔逃,给每人都留一线生机;说穿了,我们采用的是羚羊战略。——引自《羚羊战略》 《羚羊战略》荣获2007年美第奇奖和国际记者联合奖(PRIX INTERALLIE),在法国国内和国际上都有很大反响。在当年所有获得法国文学大奖的作品中,这...
图书标签: 卢旺达大屠杀 报告文学 小说 卢旺达 外国文学 法国 法国文学 羚羊战略
本书荣获2007年法国美第奇奖
反映卢旺达种族主义大屠杀之后刽子手与幸存者共处的困境
“有时候,凶手们似乎要追上我们了,我们就四下奔逃,给每人都留一线生机;说穿了,我们采用的是羚羊战略。”
也许是被人性本能的暴力所吸引,《解放报》的前记者挺身而出成为这场人间惨剧的档案保管员。他书中任何内容都不会过时。每一页,每一个证据,都是对遗忘的抵挡。
——《新观察家》
作者有种一世稀有的才能——把已经断裂、破碎的语言解救出来。
——《快报》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刽子手还是幸存者,哈兹菲尔德没有让他们被说话。他只是让他们自己开口,甚至不去提问。他不评价,他不强迫理解。他只是写。他把我们带入心灵最幽深的黑暗之中。
——《观点》
《羚羊战略》揭示了那些亲身经历种族灭绝大屠杀的人,无论是杀手还是受害者,他们如今面对和解的痛苦。那些想要遗忘、想逃离过去并奔赴未来的人,那些不倦地潜入沼泽地带——那躺着沾满血污和泥泞的尸体的沼泽地带的人。
——《图文周刊》
让·哈兹菲尔德把一本新书献祭给了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他讲述了刽子手们返回家乡、与幸存者比邻而居的故事。这故事严肃、敏感,也引人争论不休。
——《文学杂志》
译者龙云,生于1975年,四川南充人。法国巴黎四大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外交学院法语教师。擅长口译和笔译,译作有《伟人之旅》(上海人民出版社)、《丁丁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纳博科夫》(上海人民出版社)等。
我们往往关注屠杀本身,但是当几年后幸存者不得不和屠杀者在“和解”的名义下重新一起比邻而居时,真实的经验比官方宏大的叙事更发人深省。
评分卢旺达大屠杀浩劫过后,“被”和解的幸存者和刽子手会之间还能发生什么?这是本书最大的亮点:平静中娓娓道来,却发人深思。
评分凶手和受害者不得不和平共处,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难题。而读这本书也是一个难题,不能滥施同情的俯视,不能猎奇的窥视。我尝试冷静的正视,但还是一直流泪。但他甚至没有在讲述谁的故事,只是记录一段段对话。也不过多的用记者观感来影响读者。
评分2014.12.8只知道卢旺达的种族屠杀,也就二十年前。不知道胡图族那些杀人犯竟被赦免,回到田地,喝图西族幸存者一起生活。这是一种困境。所谓的和解进行地严肃而缓慢,屠杀改变了太多,最低的改变则是不再有信任。引以为戒。人变坏简直是一瞬间。
评分值得我们参考,和解至少比无限期搁置好得多。
羚羊战略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