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野夏生,1951年生于日本石川县金泽市。日本推理小说界最受推崇的女性作家,有“日本写实小说女王”之称。其作品风格犀利、冷硬,极具社会批判色彩,着重于对人性善恶的深刻揭示。
桐野夏生曾凭代表作《OUT》获得国际推理小说界最具盛名的“爱伦•坡奖”最佳小说部门提名,虽未获奖,但已创下日本推理作家的新纪录,国际声誉扶摇直上。
主要获奖记录:
1993年凭《濡湿面颊的雨》获得第39届江户川乱步奖。
1998年凭《OUT》获得第51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1999年凭《柔嫩的脸颊》获得第121届直木奖
2003年凭《异常》获得第31届泉镜花文学奖
2004年凭《残虐记》获得第17届柴田炼三郎奖
25年前的少女绑架案犯人的一封来信,使得已是著名作家的女主人公离家出走。女主人公留下了一部留下题为《残虐记》文稿,详细讲述了在她在一年多的被囚禁生活经历。在被救后,她意外地发现还有人始终在偷窥她的密室生活,以及周围的人对她的异样猜度,使她决心把事实的真相深埋心底。
在囚禁生活中,一个带着“太田美智子”字样的红色书包和一个始终偷窥她与绑架犯生活的男人,也给她的心灵增添了层层阴霾。女主人公就在这样的精神重压下,凭着想象和谎言建成的堡垒而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并以此为灵感源泉创作了不少作品。后来,她又意外地遇到了那个偷窥男……
但女主人公的丈夫却指出,这部文稿也有不少杜撰的地方。女主人公究竟与绑架犯产生了怎样的感情?她与父母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恩怨?院子里的藏尸究竟是谁?……她到底隐藏了多少事情的真相?
一层一层的剥开,越来越浓烈。 囚禁幼女已经让人很难受了,没想到书的后半段剥开了事情的真相。白天每个人都是衣冠楚楚的君子,但是夜幕降临每个人回到属于自己的空间露出了真面目。 最让我揪心的是当孩子失踪之后周围的邻居表面上很热心,实际上是出于各自的阴暗心理看热闹。
评分阅读《残虐记》的过程并不算愉快,我几乎是带有憎恨成分地合上了最后一页。读桐野夏生小说的感觉可以用一条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那就是边际效益递减,从第一本《异常》到《杀心》再到这本,满足感是逐渐下降的。桐野夏生擅长运用罗生门般的多方多角度叙述和文本拼贴来表达人与...
评分抛开依然冰冷的文字,桐野的布局仍旧是精美异常。 她的作品充满了可怕的想象,正如她自己在文中所言,文字就像洪水像新生的枝芽像不能控制的呼吸一般奔涌而出,除了记录没有别的通道。但是在看似自然的描述后面还是她刻意为之的绝境,无论多么光明的装饰都不能穿透黑暗的走廊。...
评分人物的心理描述十分细腻,被绑架的女孩和多少有点人格分裂的男人,这让我想到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他们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呆了一年多,男人有时粗暴,有时却又像小孩一样百依百顺,而女孩获救后又感觉到了现实中的残酷与无助,人们怜悯好奇的眼光,自然会回想到那个能让自己封闭...
评分我也到了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光明正大地翻看“小黄书”的年龄了呢。 对,是“也”。 20几岁的老女人哪个没看过的,直接找个窗往下跳吧。 “《残虐记》里十岁少女所受的创伤是巨大的,肉体与言语暴力、胁迫、监禁、软虐待……这些发生在被囚禁的一年多时...
想要在本书中寻求安慰的人,大概是永远找不到的。
评分桐野夏生总是专注于人的黑暗面然后又给他们值得被原谅的理由,但其实原不原谅都无所谓,因为一点都不想触碰这样的世界
评分[ L的书 ] 一直都不喜欢桐野夏生的书,过于阴冷,人心黑暗也不必要全然说清自伤。
评分想要在本书中寻求安慰的人,大概是永远找不到的。
评分斯特格尔魔综合症,开始有点囚禁低俗,后面没想到情感烘托那么棒,女主角信里喊“我爱他”瞬间,我决定五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