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
英国作家。在小说领域,以其非线性叙事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伍尔夫以小说创作最为人知,其中尤以《黛洛维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两篇为甚。小说创作之余,她还就艺术理论、文学史、女性写作、权力政治等主题提笔书写,拓展文脉。作为一名优秀的文学批评家,伍尔夫尝试过多种形式的自传体创作形式,以绘画手法构思短篇虚构作品,并且,终其一生与亲友往来通信,才情卓然。
弗吉尼亚·伍尔夫着力于女权主义运动,本书从现实的生活环境谈到女人应当怎样才能独立、怎样才能平静而独立地思考,文笔细腻、机智风趣,是女性文学的传世名篇。
the hours 里头神经质的女作家 自我意识的复苏和反省 其实是不分男女性别的
评分又是李平老师推荐的书。伍尔夫用第一人称的意识流做演讲,大量令人昏昏欲睡的题外话,但不时出现“假如莎士比亚有个妹妹”这样震撼的危言。结尾竟然变成了“少年中国”,哦不,“少女英国”式的激情鼓励,真有她的
评分伍尔夫的女权主义呀,时时刻刻都在为女性着想。里边的插画也很好看。恩,伟大的心灵都是雌雄同体大。
评分必须的!
评分充满文学评论“妇女与小说”的意识流随笔。PS 怀特霍尔大街,英国的政府办公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