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 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發表於2024-12-24
生活的藝術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Mr.Lin's immortal masterpiece is one of my favorite. It's a shame that the English Version published in China is a kind of patchy one. Too many eliminated details probably blunted its brilliance. Nevertheless, no matter how incomplete it might be, this boo...
評分孟子曰:“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但是,什麼是“本心”,孟子沒有直接給齣迴答,而隻是慨嘆,曾經為瞭“本心”,可以放棄房子、傢室乃至社會地...
評分同心如牽掛,一縷情依依 ——論《生活的藝術》中的林語堂的愛情藝術 摘 要: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一書中,以一種閑適的意趣,直抒他對於生活經驗的理解,看似閑庭散步;實則蘊含著林氏本人的曠懷達觀、閑適的人生態度,錶現瞭作者的...
評分不近人情 2010年9月27日有篇名為《外媒評中國女性五大特色》文章在各大中文網站上轉載,文章分析瞭中國女性在市場經濟及全球化過程中的嬗變,其中就最重要的一個結論是:中國女性(至少是都市女性)變得越來越有野心,越來越渴望成功。 林語堂先生在七十多前總結的美國人的三...
評分圖書標籤: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