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运,1928年出生于山东省嘉祥县,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1962年、1974年两度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历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杜先生长年从事中国史学史及中西史学比较研究,著有《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清代史学与史家》、《史学方法论》、《赵翼传》、《听涛集》、《中西古代史学比较》、《忧患与史学》、《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等多种著作,主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一、二、三)
发表于2025-04-04
中国史学史(全三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史学交流,是双方的事。中国史学西学,西方史学是否肯东学于中国,极是问题。中国史学西传,晚于西方史学东来,且所传去者有限,所发生的反响,令人沮丧。虽然治中国学问的西方汉学家,所知中国史学较多,但是他们系居于西方史学潮流之外;治亚洲史、非洲史或美洲史的西方史学...
评分史学交流,是双方的事。中国史学西学,西方史学是否肯东学于中国,极是问题。中国史学西传,晚于西方史学东来,且所传去者有限,所发生的反响,令人沮丧。虽然治中国学问的西方汉学家,所知中国史学较多,但是他们系居于西方史学潮流之外;治亚洲史、非洲史或美洲史的西方史学...
评分史学交流,是双方的事。中国史学西学,西方史学是否肯东学于中国,极是问题。中国史学西传,晚于西方史学东来,且所传去者有限,所发生的反响,令人沮丧。虽然治中国学问的西方汉学家,所知中国史学较多,但是他们系居于西方史学潮流之外;治亚洲史、非洲史或美洲史的西方史学...
评分史学交流,是双方的事。中国史学西学,西方史学是否肯东学于中国,极是问题。中国史学西传,晚于西方史学东来,且所传去者有限,所发生的反响,令人沮丧。虽然治中国学问的西方汉学家,所知中国史学较多,但是他们系居于西方史学潮流之外;治亚洲史、非洲史或美洲史的西方史学...
图书标签: 史学史 杜维运 史学理论 历史 史学理论&史学史 历史学 史学 学术史
《中国史学史》(全三册)
杜维运 著
商务印书馆2010年7月第1版
内容简介:
杜维运所著《中国史学史》分为3册,共计27章。第一至三章,以中西史学比较的视角对史学史进行了总体性论述,四至二十七章,以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王朝系统为基本框架,重要的史籍、关键的史家都有所体现,分期与专题有机结合。本书在将重心放在史学思想、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的诠释及发明上,将史学史放在历史的发展中考察,同时又照顾到了史学发展的自身进程和史学发展的不同特点。本书首次把中西史学比较研究的内容置于史学通史的逻辑结构中阐述,是中国史学通史在中西比较研究方面的重要突破。作者置中国史学于世界史学之林,将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相比较,在阐述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再以纵向眼光比较中西史学这两大不同史学发展系统的各自特点,二者结合,使中西史学间的比较呈现出立体感。
身体抱恙,故读之甚慢。精华皆在唐前。唐后几沦为提要。
评分六經皆史
评分浏览了第一册,不准备接续读下去。写法是依时间顺序摘抄史料,最后整合起来并附评论似按语,没有甚么高论,而且泛泛而谈,更像是用文学的眼光论史,很有美学家的味道,非常契合作者真善美的提倡。引论部分不惜全盘罗列各种西方诸史家对中国史学史的偏见,其意即在引出本书主题,批评诸人的狭隘之论以见中国史学之博大精深。这本书之前在大陆受欢迎不是没有道理的,鲜有人如此怀着强烈的偏爱之心正面评价中国史学,但是如果能够译成英语想必西方受众会更多,作者教化西方蛮夷的用意更能彰显,这本书说白了就是给西方人进行中国史扫盲给国人树立民族自信的。我理解作者面对海外学者对中国史学飞短流长的议论时的愤慨,何况作者又血性十足,更是平添几分怒气。史料征引得还是相当丰富的,尽管有些臆断,问题不大。如倒退几年,我肯定会被作者的情怀打动。
评分(补记)
评分本书虽名以中国史学史,但处处都在与西方史学进行比较,充满了对中国传统史学的自豪感。作者认为十九世纪以前的中国史学遥遥领先西方史学,十九世纪后西方史学进入黄金时期,而中国史学日渐式微,落后于时代。不过,中西方史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独立发展的,彼此的比较是否合适,或许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高下之分(比如称《资治通鉴》为世界最成功的编年史)。虽然对中国的传统史籍基本都点到了,但是所论不深,多是基于文本的书写分析,对于史籍的史源、篇章结构的涉及不算太多。
中国史学史(全三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