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夏·海史密斯(1921—1995),世界上最知名的惊险女作家。一生创作了22部长篇小说和不计其数的短篇小说,曾荣获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和埃德加·爱伦·坡奖。其中《天才莱普利》(1955)是她最为著名的作品。另外海史密斯在犯罪小说领域也建树颇丰,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50位最伟大的犯罪小说作家之一,且位居榜首。海史密斯1983年开始居于瑞士提契诺州,直至去世为止,终身过着非常隐居的生活,在公众场合她从不透露有关自己私人生活的任何信息。她曾写道:“我从未考虑过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问题,也许我也真谈不上有什么地位。我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能给大家提供娱乐的人,我只想给大家讲述一个精彩且吸引人的故事。”
发表于2025-04-04
列车上的陌生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边书吸引我一刻不想放下。故事情节是两个在列车上相识的陌生人,互相委托杀死彼此憎恨的人(具体情节更加复杂)。看似不在情理中的故事结构,在作者丝丝入扣的心理分析和情节推进下,让读者感觉:就是应该这样的发生了。虽然是犯罪小说,作者深刻洞悉到人的爱与恨、善...
评分杀人抢钱司空见惯,好像很容易啊。当真轮到你的时候,你,下得了手吗? 被动地卷入交换犯罪的江湖之中,你还能安稳入眠吗?你敢告诉你周围的人吗?一阵风平浪静之后,你真的能逃脱恢恢天网吗?因为一次偶尔的邂逅,你的人生没有了阳光,周围的一切似乎不再存在了,你...
评分杀人抢钱司空见惯,好像很容易啊。当真轮到你的时候,你,下得了手吗? 被动地卷入交换犯罪的江湖之中,你还能安稳入眠吗?你敢告诉你周围的人吗?一阵风平浪静之后,你真的能逃脱恢恢天网吗?因为一次偶尔的邂逅,你的人生没有了阳光,周围的一切似乎不再存在了,你...
评分布鲁诺仇恨父亲,想杀掉他,怎么样才不会给警察抓呢,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和人换着杀 A想杀B,C想杀D,那就让A去杀D,C去杀B,这样就有不是在场证据了,因为A和C不在同一个地区 布鲁诺在列车上遇见了盖伊,非常像和他成为朋友,说他自己的故事,说他有多恨自己的父亲,喝...
评分将人性还给人 转自:11.01.22新京报 文:龚伟 《列车上的陌生人》 定价:25.00元 作者:(美)帕特里夏·海史密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 随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侦探小说黄金岁月的渐渐逝去,由于诡计构思的枯竭与故事面貌的雷同,使得曾经辉煌的侦探小说逐渐失去魅力,读者也随之流...
图书标签: 派翠西亚·海史密斯 小说 美国 推理 海史密斯 推理小说 美国文学 悬疑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封闭车厢中,两名旅客各怀鬼胎而来,密谋策划一次“交换谋杀”,替对方完成杀人目的。然而,当计划开始实施时,他们又陷入了无法逃脱的怪圈……该作家在美国《时代》周刊选出的50位最伟大的犯罪小说作家中位居榜首,而本书是她的成名作,被希区柯克改编成著名电影。
很多年前我就看过希区柯克导演的电影版,但读了原作小说,发现两者其实差别挺大的。电影版引用了“交换谋杀”的创意,但电影中盖伊成了一个网球名将,这样当布鲁诺在火车上偶遇他时,不需要过问太多,就能知道盖伊的经历,因为报纸上都登名人的八卦。 有人说两个男主人公之间有同性恋倾向,原作小说里尤其明显。布鲁诺对女人没有兴趣,但是对盖伊特别热情,经常一口一个“我喜欢你”。在被盖伊明确拒绝表示不想见到他时,布鲁诺心如死灰的反应,明显是失恋的感觉。但电影里把这层关系淡化了。 电影版后半部分改动挺大的。小说里盖伊的确成功谋杀了布鲁诺的父亲,但电影版没有。关键证物小说里是一本书,电影则是一个打火机,最后两人为了争抢打火机还上演了“旋转木马大战”。希区柯克的改编我觉得更高明,原作小说有点太拖沓,也没有太大的悬念。
评分还可以吧
评分这似乎是一部在推理中说伦理的小说,大段的铺陈在当时已经突破了传统侦探推理小说的写法,而交换杀人的桥段则是最大亮点。但是,中文版的翻译,实在有些不知所云。已豆列。
评分多年以前买了希区柯克的同名电影碟,忘记是因为什么原因一直没看就弄丢了,所以见到小说便借来看了。设定很有吸引力但作者实在不怎么会讲故事,既没有悬疑该有的紧张感(尤其是配上那个一透到底的剧情简介=__=),也没有伦理该有的深刻度,至于推理因素更是完全没有,感觉倒像是流水帐。可惜这么有趣的设定了。
评分译笔超烂,后面有所改善。小说结构简单,不过很多地方细节丰富细腻
列车上的陌生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