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则贤,1966年生,1982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1997年在德国Kaiserslautern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
发表于2025-01-13
物理学咬文嚼字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看了曹泽贤的一段视频讲出书的缘由,让我感觉他是位踏实做学问的学者,能对模糊的概念穷根究底,具有学者精神,于是冲动之下把这个系列的书都买了。 可是,内容让人大失所望,就像作者自己在序言中说的,“依循信马由缰的风格……”,可是曹大哥,我作为读者看一本信马由缰的...
评分如果单说题材,我觉得这应该是科普书系中不错的创意。 虽然内容比较粗糙,作者思路变化太快,加上太多词源学上的注解,而物理内容涉及较少。但我觉得这仍然是不错的一本书。 听过作者的几场报告,都很精彩(我可以感觉到那一代科大物理系毕业的教授,报告里透漏出来的数理功...
评分如果单说题材,我觉得这应该是科普书系中不错的创意。 虽然内容比较粗糙,作者思路变化太快,加上太多词源学上的注解,而物理内容涉及较少。但我觉得这仍然是不错的一本书。 听过作者的几场报告,都很精彩(我可以感觉到那一代科大物理系毕业的教授,报告里透漏出来的数理功...
评分看了曹泽贤的一段视频讲出书的缘由,让我感觉他是位踏实做学问的学者,能对模糊的概念穷根究底,具有学者精神,于是冲动之下把这个系列的书都买了。 可是,内容让人大失所望,就像作者自己在序言中说的,“依循信马由缰的风格……”,可是曹大哥,我作为读者看一本信马由缰的...
评分如果单说题材,我觉得这应该是科普书系中不错的创意。 虽然内容比较粗糙,作者思路变化太快,加上太多词源学上的注解,而物理内容涉及较少。但我觉得这仍然是不错的一本书。 听过作者的几场报告,都很精彩(我可以感觉到那一代科大物理系毕业的教授,报告里透漏出来的数理功...
图书标签: 物理 科普 物理学 科学 有趣的书 物理学咬文嚼字 科哲 科学人文
物理学需要一种叙述性的语言作为其载体。不幸的是,这门语言不是我们的母语。不同的语言可能呈现给学习者不同的物理图像,而不同的文化会塑造研究者不同的风格从而将物理学导入不同的方向。用中文表达的物理学,因为其间还要经过一个翻译的过程,则那些物理学概念本来的一些内在关联,就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有些概念甚至会被完全曲解。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曹则贤教授在科研教学之余,长期关注物理学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遭遇的语言问题。通过比照重要物理学文献的英德法文原文,他对用中文修习物理学所遇到的一些因语言问题造成的缺憾,有了深切的认识。2007年7月,曹则贤教授在《物理》杂志上开辟“物理学咬文嚼字”专栏,为用中文修习物理学者说文解字。
本书收录了“物理学咬文嚼字”专栏文章的前30篇(增补修订版),涉及夸克、量子、温度、熵等重要概念的起源,是一本值得物理学研习者珍藏的参考书。
厉害
评分让人喜欢,让人愿意读的一本书。物理中最重要的是概念,而概念的载体是词语,而词语经常在日常的冲击下又被模糊化,很多时候不能理解物理概念的原因是因为其混淆了日常和理论中应用的意义。摩擦生电其实很难的。。中西关于电的含义差距很大。。。。很多英文单词我们会误读。。讲点文化,讲点词语,讲点物理,有意义,但是不足以成为一本书
评分从术语入手去了解西学,是一个非常好的角度。然而这个角度很难把握脉络,很容易就扯跑题了,这本书内容便是有些粗糙。
评分厉害
评分让人喜欢,让人愿意读的一本书。物理中最重要的是概念,而概念的载体是词语,而词语经常在日常的冲击下又被模糊化,很多时候不能理解物理概念的原因是因为其混淆了日常和理论中应用的意义。摩擦生电其实很难的。。中西关于电的含义差距很大。。。。很多英文单词我们会误读。。讲点文化,讲点词语,讲点物理,有意义,但是不足以成为一本书
物理学咬文嚼字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