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德尔·哈特(1895~1970),英国军事理论家、战略家,一生勤于军事理论、军事历史和军事人物的研究,撰写了30多部著作。与富勒交好且对其推崇备至。两人合作达40年之久,诚可谓学术史中佳话,《山那边》是他的军事代表作之一。他的著作还有《战略论》、《西方的防御》、《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
本书是一部关于二战的著作,收录了作者在二战结束后对德军将领的访问,这些德国将领在访谈中谈了他们对战争、对军事、对希特勒的看法,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这本书虽然新出,但于我却不算陌生。Liddel Hart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已经是经典,而在那本书里,笔者一再提及这些对德国将军的采访笔录,一再提及山的那一边发生的事情。因此,那本书难能可贵地客观。这些客观,想必一方面有作者实际上是闪击战思想的肇始,并在英国军界有极好的...
评分怀疑译者又是把活分包给研究生的,错处无数.仅举几例: P9"从而撕裂了苏军各部的连接.这次打击让苏军从此一蹶不振"1915年哪来的苏军? P20"沃纳.冯.弗里奇曾是一位比较年轻的参谋军官,1020年至1922年,他曾在冯.西克特将军领导下的国防部工作"校验稍微细心点就不该放过这个明显的错...
评分战时发生的一切在当时看来和在战后往往迥然不同,战后通常可以看得更清楚。领导人物的形象变化之大尤其如此。领袖的公众形象在战时常常失真,而且随着胜负的潮起潮落而沉浮。 战前,尤其是一度征服西方之时,希特勒形同巨人,他身兼拿破仑的战略、马基雅维里的狡诈和穆罕...
评分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李德•哈特,当时正为盟军服务的英国著名军事思想家,利用职务之便访问了多名德军高级将领,而后将访谈内容集结成册,就是这本《山的那一边》。书名来自曾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的一句话:“为了猜测山那边的情况,我付出了一生的...
评分按照今天的说法,李德哈特爵士的这本书可以算作技术贴。感情色彩和政治倾向不多,这对于历史或者军事理论研究非常珍贵。他本人是个军事理论方面的大腕,从而对他接近这批沦为阶下囚的德军将领的德国一线将领进行采访有着相当大的便利。 他的大腕始于二战前。作为一个当过兵...
编辑太不负责,糟蹋名作
评分编辑太不负责,糟蹋名作
评分此书编辑的脑袋一定让驴踩了,文字有脱漏,图片配的够雷人。
评分此书编辑的脑袋一定让驴踩了,文字有脱漏,图片配的够雷人。
评分编辑太不负责,糟蹋名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