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士敦,1874年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原名雷金納德·弗萊明·約翰斯頓。1898年,作為一名東方見習生被派往香港。從此,莊士敦以學者兼官員的身份在華工作生活瞭三十四年。1919年2月,赴京,開始瞭“帝師”生涯。莊士敦是中國幾韆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
莊士敦是一個漢學功力深厚、具有學者素養的人,他廣獵經史子集,喜歡中國古典詩詞與飲茶之道。撰寫瞭大量有關中國問題的論著,如《佛教徒在中國》、《威海衛獅龍共存》、《儒教與近代中國》等。但令其聲名大振的即是1934年齣版的這本《紫禁城的黃昏》。
莊士敦不僅對溥儀竭誠盡忠,也為古老的皇宮帶來瞭新的氣息,深受溥儀崇敬。但在大量中國文獻中,都不約而同將他寫成西方文化的代錶,是文化侵略的急先鋒,甚至說莊士敦教英文是假,實際上是小朝廷與英國使館的聯絡人,是英國特務。而在英國人的眼中,莊士敦又是一個過於熱心擁抱異國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個一心效忠外國主子的“英奸”。
1938年,莊士敦去世,終身未娶。
《紫禁城的黃昏》主要內容包括:一位是末代王朝的遜位皇帝,一位是中國曆史上首任、也是獨任的外籍帝師。當時,中國正值新舊交替之際。民國剛剛建立,清朝皇帝宣布退位,但仍保存帝號,留住紫禁城。民國總統徐世昌同郡王載濤等開明皇族協商,決定為14歲的溥儀聘請一位英文“師傅”,後選定時任威海衛英租界行政長官的莊士敦。
莊士敦,英文名為瑞吉納德•弗萊明•約翰斯頓。蘇格蘭首府愛丁堡人,1898年牛津大學畢業,被派往香港任港督蔔力的秘書。後取中文名莊士敦,宇誌道,取《論語》“士誌於道”之意,誌在探求中國文化真諦。
莊士敦在皇宮任帝師近6年。這位帝師不僅教英文,還講曆史地理、社會政治,讓學生閱讀各樣報刊,與溥儀逐漸建立瞭師生情誼。同時他也更多地參與宮中事務,甚至擔任過頤和園的大總管,受賜頭品頂戴。這期間,他還接觸皇族成員、親王大臣、民國總統、國會議員、各界名流,甚至包括各路軍閥,同他們論天下、鬥計謀、爭麯直、結友情。在帝製轉嚮共和的曆史背景下,他詳盡記述瞭耳聞目睹和親身經曆的宮內官外的大小事件,寫成這部獨具曆史價值的煌煌大書:《紫禁城的黃昏》。
發表於2025-03-29
紫禁城的黃昏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在那個無奈的時代,有個執著的皇帝,他敢於廢除宮內腐朽製度-將內務府與韆年存在的太監體製瓦解,他不痛恨革命,他與時俱進,隻不過中國這個階段的曆史已無法通過他一個人逆轉。 在那個可憐的年代,他是個清醒的皇帝,他一直關心他的臣民,但也在權利復闢時被人利用,從而使他...
評分(本文刊於2019年11月8日《北京晚報》) 關於溥儀的人生故事,中國讀者早已不陌生。透過溥儀的迴憶錄《我的前半生》和莊士敦的《紫禁城的黃昏》,我們能為溥儀及其時代構建起基本的敘事輪廓,但高伯雨翻譯的《紫禁城的黃昏》仍然顯得獨具一格,它為理解這段曆史提供瞭新的細節...
評分 評分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宣告終結;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率軍逼宮,溥儀被迫遷離紫禁城。曆史的組織形式從來不單憑某個時間點的質變、某個冰冷決絕的斷裂。在這間隔的13年間,落幕的清王朝遠未終結,它糾纏著易代生民的鮮活日常嚮前鋪展,並時時由變幻風雲的縫隙...
評分夕陽遲暮,總會帶著點讓人憂鬱的充滿悲劇的淒美。 紫禁城作為皇權的象徵,跟著大時代的腳步,慢慢褪去瞭它的神秘,物在人空,見證著這風雲詭譎的變化。 作為曾經的帝師,莊是很多資料的第一手見證人,但有些地方的個中細節也隻是一筆帶過。成書時,還是30年代,很多人健在,文...
圖書標籤: 溥儀 莊士敦 紀實/傳記 紫禁城 英國 變 曆史 中國
另一角度看溥儀
評分看完之後最大的感受是莊士敦真的是個很睿智的人啊,書中其實提到瞭很多他自己的觀點,很有意思,當然其中肯定也包含自己的立場在,並不能全信,但是書中的許多見解還是很獨到。溥儀有一位這樣的老師,也是不幸中的萬幸瞭吧。
評分看完之後最大的感受是莊士敦真的是個很睿智的人啊,書中其實提到瞭很多他自己的觀點,很有意思,當然其中肯定也包含自己的立場在,並不能全信,但是書中的許多見解還是很獨到。溥儀有一位這樣的老師,也是不幸中的萬幸瞭吧。
評分另一角度看溥儀
評分英國人的西方思維、行為方式對年輕皇帝應該有較大影響,旁觀者清也是一個外國人的優勢,加之洋人也是中國人羨慕嫉妒恨的對象,所以在清室、民國、軍閥、權貴之間無所顧忌、遊刃有餘。但是他能對清室針砭時弊、一針見血卻對日本一相情願,有可能極大的誤導瞭皇帝。對袁世凱的評價充滿瞭偏見,對在當時時局之下盡最大可能確保國傢完整、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減輕流血作岀的最好選擇視而不見。最後重要的是作為老師,他的學生考試成績是不及格的。
紫禁城的黃昏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