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已经彻底改变了互联网文化,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社交方式。MySpace为什么惨败给Facebook?社交网络的未来又在哪儿?
几年前,MySpace只不过是产生于南加利富尼亚某垃圾邮件工厂的一个没有成形的想法。直到今天,MySpace一度成为美国访问量最高的网站。即便以互联网时代的标准去评判,MySpace的传奇发家史也依然令人惊叹,然而MySpace的传奇之处并不止于此,它的故事也许足以成为 定义数字时代的标准剧本。
普利策奖获得者朱丽亚·盎格文讲述了MySpace这个互联网综合工厂的崛起之路。通过其敏锐的观察力详细说明了这个网站在互联网中掀起MySpace风暴的基本手段:抄袭网络一切最优秀的创意。
本书还向我们介绍了MySpace的两位创始人克里斯·德沃尔夫和汤姆·安德林,他们在创立MySpace之前,曾涉足计算机黑客、网络色情、垃圾邮件和间谍软件等多个领域。虽然他们的街头风、倔脾气远远掩盖了他们在技术领域的光芒,不过他们还是一路跌跌撞撞地走向了成功。可是就在这时,他们猛然发现,鲁珀特·默多克正在和他的夙敌、生性好斗的维亚 康姆首席执行官萨姆纲·雷德斯通进行一场高风险博弈,而MySpace正是这两大集团争夺的对象。
祝志军说:《谁偷了MySpace》,昨晚熬了一宿,一气看完。一个互联网公司快速崛起、迅速败落的全过程。推荐一看:创业如何避免失败、山寨专业户如何抄袭、网站如何搭建系统架构、垃圾站长如何提高升级、产品经理如何做出炫酷应用、市场经理如何地面推广。
评分MySpace,又是一个即将被时间忘记的互联网巨人。 这是本写于07-08年的书,那时MySpace正是如日中天之时,Youtube,Facebook刚刚开始崛起。到我读完之时,2012.11.24 23:12,Myspace已经再次被收购,势必没落, Google,Facebook已经成为新的王者。所以在对书进行评论前...
评分MySpace,又是一个即将被时间忘记的互联网巨人。 这是本写于07-08年的书,那时MySpace正是如日中天之时,Youtube,Facebook刚刚开始崛起。到我读完之时,2012.11.24 23:12,Myspace已经再次被收购,势必没落, Google,Facebook已经成为新的王者。所以在对书进行评论前...
评分祝志军说:《谁偷了MySpace》,昨晚熬了一宿,一气看完。一个互联网公司快速崛起、迅速败落的全过程。推荐一看:创业如何避免失败、山寨专业户如何抄袭、网站如何搭建系统架构、垃圾站长如何提高升级、产品经理如何做出炫酷应用、市场经理如何地面推广。
评分真的很精彩! 精英路线的Facebook的成功故事以已出局人的角度来讲故事;野路子的Myspace以局外人的角度来讲故事。 Myspace遇到不按牌理出牌的默多克,简直就是网络版的韩信遇到了刘邦呀! 成王败寇的故事天天在演,资本运作中的伎俩和花招、人性中的种种让故事变得非常精彩。
万圣书园,认真读了一遍的书。手机拍照的。
评分讲了个跟不上事实情节发展的故事…… MySpace安息吧,现在已是FACEBOOK的天下了,同时期待国内新浪微博的后继表现,至于豆瓣是已经太老还是仍旧太年轻已经难以判断了……
评分1
评分文不对题,封面大肆渲染MySpace如何失败,内容却直到最后一页都在描述MySpace的胜利和辉煌前景,叙述方式也很有问题,貌似编年史,却一会写大段人物传记,一会写大段股市风云,一会又大段技术开发史,真叫人怀疑作者丝毫不懂整合
评分希望和facebook结合着读。成败有时真的就在一线间, 同样的事在成败两者身上都出现过,要找出那些是影响的因素,那些只是发生在前而并非影响的因素。2011.05.04当当送到。 周末下午加晚上一口气看完,因为这几天也在看facebook效应,对比起来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本书的一个关键词是“词”,myspace公司本身,那些创始人和管理人投资人,还有书的被容编排都有些乱,特别是开始几章。应该说这本书并没有写出myspace为何走向衰落,成稿之时,facebook用户数尚处于下风。(最近甚至传出了默多克1亿美金拟转让的消息) 后半部分其实是在围绕管理层的变化,管理权和融资的事展开的,对网站本身并无太多介绍。 希望有更好的关于myspace的书出现。2011050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