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毓海,北京大学教授。获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大学杰出青年人文学者。多年来,韩毓海以其大气磅礴的思想气度、汪洋恣肆的文字风格、慷慨恢弘的人文抱负,成为“士”的精神传统在当代的有力接续者。
著作《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荣获2010年度全国优秀图书排行榜第一名;《天下:香巴拉的中国》一篇曾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担任编剧的电视剧《星火》、《毛岸英》均创中央电视台年度最高收视率奖。
发表于2025-02-01
天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0/item_detail-0db1-325671402274f3d6fec4673ad3c6be45.jhtml
评分 评分中华民族可考的历史有4000年以上,斑斑青史,汗牛充栋,不知从何说起。所谓“小知不知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今天的人们如何能心仪古人,信笔春秋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当然就是不能,或者说也不太可能的。但这本书是一...
评分中华民族可考的历史有4000年以上,斑斑青史,汗牛充栋,不知从何说起。所谓“小知不知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今天的人们如何能心仪古人,信笔春秋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当然就是不能,或者说也不太可能的。但这本书是一...
评分这本书 从金融与历史两个角度讲述了明清以来500年的历史和文化,深刻解剖了中国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读来令人耳目一震。 韩教授是个性情中人,他曾说过:“对于风物长宜放眼量的人,不计较眼前的名利得失的人来说,历史和山河总是有感染力的。”确实如此,读着他的文...
图书标签: 韩毓海 历史 中国历史 地缘 随笔 国际关系 天下 中国
韩教授以雄健的笔力和活泼的写法,揭示了包纳“内陆”、?边疆”、“四夷番邦”的“天下中国观”,以及这一“天下中国观”在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和中西部协调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揭示了8世纪以来,“天下中国观”在建立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全球性政治、经济秩序方面,在处理中国和周边国家、地区关系方面的巨大作用和宝贵经验;进而,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周、秦、清等朝代多由“边疆包围内陆”取得成功的历史线索,提出了重视和治理边疆问题在中国历代兴亡中的关键作用,并居安思危,提出了边疆危则国危,“忘战者亡国,忘耻者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的看法。
全书提出了很多对于当代中国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
为什么宋代的经济繁荣却导致了“全民奢靡,举国腐败”?
王安石为什么感慨宋代最大的失败在教育?
自古东北的振兴,为何关乎天下兴亡?
“延安道路”为何像“关陇府兵制度”一样,为大国崛起奠定基础?
以康乾盛世所代表的中国发展模式,对中西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为什么说李鸿章等“捐西守东”、“重南轻北”的战略,造成了清朝的崩溃。
为什么说日本是因为不被西方重视,才取得了明治维新的成功?
老韩的叙述很包容,所以读者也要多包容
评分这本书确切的说是韩毓海在旅行途中的历史散文,从地缘和历史角度入手,寻找历史和现实的切合点。本书的前身,各个篇章是分散的,新版将各篇文章根据地理空间安排到了一起,先从中国与日本、美国和韩国入手,从历史梳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交往历史,从中探寻他者的视野和资本主义世界。然后回到国内,从东北、西北、西南和江南四个维度,探寻中国地理、历史和现实的交合。东北探寻与苏联和工业建设的历程。北京寻找从辽金到当代的历史脉络。在西南探索清朝与英国在西藏的争夺。在江南看到晚清历史的发展。在西北看到中国革命的道路。在历史、地理和现实中穿行,探寻中国的空间、时间和未来。文笔相当优美,但是这本书却很难归类,既不是历史、也不是学术,而是一种历史散文和思想随笔。脑洞够大,引人深思。
评分作为一本阐释自我观点的普及读物还不错的,虽然对其中的标语口号有些不适应,不过也算一种声音吧
评分没想到韩这么左
评分读得很胸闷。
天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