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1895-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
出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日本占领台湾后,随家迁居大陆,成长于闽粤两地。
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1923—1926年求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香港大学任教。
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别具一格的小说家、散文家,在学术研究上颇有建树,同时也是一位热心抗日的社会活动家。
“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曾和沈雁冰(茅盾)、叶圣陶、郑振铎、周作人等人共同创办了《小说月报》。
发表于2025-04-05
落花生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正赶上过大年,排除走亲访友、郑州游玩和平复心情的时间,看完这本并不多厚的散文+短篇小说集竟用了25天时间。 看惯了厚书的人,反而对读起这样的零散合集有些吃力了。昨天在邢台老亲戚家,终于啃完了整本书,不过感慨还是颇深,整个身心也一直沉浸在浓浓的民国风情之中,加之...
评分对许地山的印象不多,收到小学课本里的那篇《落花生》都没有什么记忆,小学毕业已经太久了。反倒是在别处,看过一些文章,说许地山身后葬在香港,和蔡元培一样凄凉云云。 没有别的印象了。大概是个才子吧,写的文章不错,但是灵气肯定不如徐志摩、何其芳,“地山”这样的名字...
评分《落花生》许地山的一本散文集,该书也是对此前《空山新雨》的再编。许地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产生的那批作家中的一员,他的笔名亦叫作“落花生”。若是看过他的名篇《落花生》,就定然知道他在这笔名中为自己定下了怎样的期许——“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
评分“言子夜进来了,走上了讲台。传庆仿佛觉得以前从来没有见过他一般。传庆这是第一次感觉到中国长袍的一种特殊的萧条的美。那宽大的灰色绸袍,那松垂的衣褶,在言子夜身上,更加显出了身材的秀拔。传庆不由地幻想着:如果他是言子夜的孩子,他长得像言子夜么?十有八九是像的,...
评分193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初,许地山任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当年,港大想聘胡适做中文系主任,胡适推荐了许地山。原本任教于燕京大学的许地山因与校长司徒雷登理念不合,发生争执,被解聘。正好有这个机会,他便携家眷南下任教。 许燕吉小时候在香港住了7年。那时她去得最多的是...
图书标签: 随笔 许地山 文学 中国 现代文学经典 小说 藏书 现代文学
《落花生:许地山散文菁华集(权威插图典藏版)》简介:许地山散文是现代文学中的一方宝藏。《落花生:许地山散文菁华集(权威插图典藏版)》以他生前著作《空山灵雨》等为底稿,收集了许地山先生一生最菁华的散文、杂文创作,力图打造一本最具许地山风格的经典选本。
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格绮丽空灵。作品往往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
许地山一生作品数量不多,但对于新文学的贡献极大,影响深远。他的新文学创作,散文表现成熟、流畅,融会贯通宗教与文学,运用白话文的成熟度,更甚于朱自清、徐志摩等人。他的《落花生》等一批经典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那个年代的大家,都有一种淡然而温情的气质。小时候读着没感觉,现在29岁读着觉得有味道了。这本书因《落花生》这一篇而被列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可是初中生、小学生不会对里面的中、后部分内容感兴趣,如此推荐书目,只会让学生丧失阅读兴趣。中、后部的文章,起码高中生读着才会有深刻感悟。许地山对历史、民俗、人类学、社会学、文论等方面都有很深理解,堪为大家。不过其中有两篇谈到汉字必须拼音化,有失偏颇,大概是那个战乱、西方文化强势的年代,让当时一部分文化人失去了中华文化的自信的缘故。许先生逝世于1947年,这或许是一种幸运,以他文章里体现出来的刚强性格,大概经不住文革的折腾。如果能让他看到当代中国的盛况,该有多欣慰?
评分重温一下,发现现在有点受不了那个调调儿了。
评分散文优美,这么多好文然而只有一篇落花生被选进课本。杂文略差,关于女性的观点不及胡适先进。
评分还是蛮有感触的 只是有些写得太云里雾里 不是很懂
评分一些小故事的构思相当不错想象力不错也颇有情趣,只是行文矫情,感觉豆瓣有几个文字工作者在学他。后面的散文杂文倒是颇好,文风朴实思想悠远,值得反复品读。
落花生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