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培云,生于20世纪70年代江西农村,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www.21pinglun.com)创始人。
过去或现在与熊培云写作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亚洲周刊》等知名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代表作有《思想国》(2007)、《重新发现社会》(2009),译著有《中国之觉醒》(法文,香港田园书屋)。
《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对身处“历史三峡”中的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以“中国,重新发现社会”为大脉络,既条分缕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如何重新焕发社会的活力与创造、扶正个体的权益与价值,即在“自由即秩序”的条件下建设一个“新新中国”,是《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探讨的重点。
至于作者为什么对中国未来有信心,读者当能从《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中找到答案。
这本书的名声在外,营销做得不错。2010年购入,但最近才从书架中抽出来看。可读完前20页就有昏昏欲睡之感。 作者的思路是乱的,文笔也是乱的。虽有加粗小标题,但一篇文章中东拉西扯,各种举例、书袋和典故,再加上思想什么的没有太多的新意,让人郁闷也就正常了。不过,如果当...
评分第一:书的内容多是旧话重提,没有多少创新性的东西。书中的确引用了很多前人观念,但是我想,常识类的东西,谁来说都是同样的内容,只是表述会各有不同罢了。潘恩在写《常识》的时候,难道他所提及的观点,我们不能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启蒙运动时期对理性、...
评分 评分有句话说得好,一个好社会,应该是人民不会被欺压,而且也不会被轻易收买。 这句话意思是说在一个好的社会,政治家不敢随便欺压或者欺骗老百姓,因为欺骗或者欺压的成本太高;在一个好的社会,人民靠自己能力工作生活,有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不会随便因为一点钱或虚伪的承诺...
评分越来越看不懂的社会 作者:荣振环 亨利梭罗说过: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公民。 但是现实上讲,这个社会很多人渐渐体会不到自己是人。 结合最近一再发生的施暴事件,我们已经感受到,很多人在这个社会已经丧失了“人”的身份。 有一次,我听到一对夫妻吵架,女方对男方说,你不...
本身想给四星的,但这本书的评价太高了,给三星拉平下。书中都在谈“社会”,但何为“社会”却不足够明确,当然作者应该是认为已经明确了……但更重要的是全文太偏激了,且观点却缺乏强有力的分析体系的支撑。按照我的看法,本书很有点中国特色的无政府倾向。当然,如果这本书针对的是中国更为广泛的人群,那它的意义是巨大的,至少给了绝大多数人一个另一个方向思考的可能性,但似乎那些人不会看……如果给已经这么想的人看,除了惺惺相惜情不自禁,似乎没有更多的价值了;对于论战对手,人家估计根本不会当回事……
评分搁置了一段日子再看这本书,已经看不下去了。这本书看得有些浪费时间。部分论据很牵强。
评分本身想给四星的,但这本书的评价太高了,给三星拉平下。书中都在谈“社会”,但何为“社会”却不足够明确,当然作者应该是认为已经明确了……但更重要的是全文太偏激了,且观点却缺乏强有力的分析体系的支撑。按照我的看法,本书很有点中国特色的无政府倾向。当然,如果这本书针对的是中国更为广泛的人群,那它的意义是巨大的,至少给了绝大多数人一个另一个方向思考的可能性,但似乎那些人不会看……如果给已经这么想的人看,除了惺惺相惜情不自禁,似乎没有更多的价值了;对于论战对手,人家估计根本不会当回事……
评分学了七年的社会科学,但对很多常识还很模糊,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不过最近考虑不能只读这些“扫盲书”了,经典著作应该入手一批了
评分半本好书。读序言与前面两章的时候,我不禁拍案叫绝。但是从第三章开始,文章越来越呈现网络短文的风格:思考不够深入,出现情绪化的东西;以及作者不时地“掉书袋”,但是这些所谓的引经据典很多时候往往不适合,硬加进去反显突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