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培云,生于20世纪70年代江西农村,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www.21pinglun.com)创始人。
过去或现在与熊培云写作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亚洲周刊》等知名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代表作有《思想国》(2007)、《重新发现社会》(2009),译著有《中国之觉醒》(法文,香港田园书屋)。
《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对身处“历史三峡”中的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以“中国,重新发现社会”为大脉络,既条分缕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如何重新焕发社会的活力与创造、扶正个体的权益与价值,即在“自由即秩序”的条件下建设一个“新新中国”,是《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探讨的重点。
至于作者为什么对中国未来有信心,读者当能从《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中找到答案。
第一:书的内容多是旧话重提,没有多少创新性的东西。书中的确引用了很多前人观念,但是我想,常识类的东西,谁来说都是同样的内容,只是表述会各有不同罢了。潘恩在写《常识》的时候,难道他所提及的观点,我们不能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启蒙运动时期对理性、...
评分越来越看不懂的社会 作者:荣振环 亨利梭罗说过: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公民。 但是现实上讲,这个社会很多人渐渐体会不到自己是人。 结合最近一再发生的施暴事件,我们已经感受到,很多人在这个社会已经丧失了“人”的身份。 有一次,我听到一对夫妻吵架,女方对男方说,你不...
评分书我看完一大半了, 感觉写的还可以. 有的道理我已经知道, 有些则是对我非常有帮助的; 我个人的原因, 就是感觉很多地方不够精炼, 几句话说清楚的非要用很长的文字来填满一页又一页的纸;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 会看到本书的人可能以本已经不那么需要此书的启蒙; 而真正急需启...
评分书我看完一大半了, 感觉写的还可以. 有的道理我已经知道, 有些则是对我非常有帮助的; 我个人的原因, 就是感觉很多地方不够精炼, 几句话说清楚的非要用很长的文字来填满一页又一页的纸;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 会看到本书的人可能以本已经不那么需要此书的启蒙; 而真正急需启...
评分读着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我总是能够透过遥远的时光感到两个时代的脉搏在同时律动着。90多年前,在“风雨如磐”的大地上响起的那些声音,和今天的知识分子的声音交汇在一起,汇成一首澎湃的时代的进行曲,穿越着唐德刚先生所预言的“时代的三峡”。“就宪政而言,物权与...
半本好书。读序言与前面两章的时候,我不禁拍案叫绝。但是从第三章开始,文章越来越呈现网络短文的风格:思考不够深入,出现情绪化的东西;以及作者不时地“掉书袋”,但是这些所谓的引经据典很多时候往往不适合,硬加进去反显突兀。
评分不是一本难读的书,却看得很累:引用过度,作者观点寥寥几句;解释过度,唯恐读者不能理解。
评分搁置了一段日子再看这本书,已经看不下去了。这本书看得有些浪费时间。部分论据很牵强。
评分这本毫无内容而又毫无文采的随笔集之所以能够流行,大概很能说明时下许多文艺青年跟风装逼的恶趣味。道理讲得再好,也不如公知喊两句口号;文字写得再美,也不如书贩打两个广告。
评分越看越悲伤。I am now a political animal!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