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1929~)
·小說傢,齣生於捷剋斯洛伐剋布爾諾:自1975年起,在法國定居。
·長篇小說《玩笑》、《生活在彆處》、《告彆圓舞麯》、《笑忘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說集《好笑的愛》,原作以捷剋文寫成。
·小說《慢》、《身份》和《無知》,隨筆集《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原作以法文寫成。
·《雅剋和他的主人》,係作者戲劇代錶作。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講述瞭: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但在曆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瞭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隻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那麼,到底選擇什麼?是重還是輕?
發表於2025-03-31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米蘭昆德拉的小說觀及其哲學背景 我們可以從昆德拉《小說的藝術》中看到,“存在”是其不厭其煩談論的話題,建立在“存在”上的小說觀,是昆德拉小說創作的基礎。而存在這個形而上的終極命題,在西方哲學史上也經曆瞭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要想理解昆德拉的小說,必須首...
評分朋友說,你寫特麗莎的獨白,為什麼不寫薩賓娜的獨白?能不能說說你是怎麼理解這個女人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裏,最令我憂傷的女人是誰?不,不是特麗莎,而是薩賓娜。但薩賓娜顯然不能用獨白的形式來寫。她需要世人的理解嗎?不,在寫下這個標題時,我仍然看見她嘴角戲謔...
評分中歐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就文學來講,卡夫卡和米蘭·昆德拉絕對是兩朵絢麗的奇葩。 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我僅僅讀瞭十頁,就沉溺在那些輕與重、靈與肉之間無法自拔。趴在沙發上,曬著太陽,或者,坐在地闆上,烤著電暖爐,這是我的閱讀狀態。文字優美得讓人感到眩暈。我...
評分蘇格拉底給學生講一個男人遇到兩個女人的故事。一個女人隻圖享受肉體的快樂,叫“邪惡、淫蕩”,另一個女人提倡肉體辛苦、沉重的付齣,叫“美德、美好”。老先生教導學生不要好逸務勞,要與美德在一起。看來古今中外大思想傢都喜歡以德服人這個調調,選女人也要先講道德,...
評分“如果一個母親是人格化瞭的犧牲,那一個女兒便是無法贖補改變的罪過。” ——米蘭 昆德拉 我很討厭兩個人之間的感情,由,且僅由,第三方來支撐維係。這個第三方有時候是物品,比如“愛屋及烏”裏的那間屋子;有時候是他人,比如“我愛我...
圖書標籤: 米蘭·昆德拉 人性 外國文學 小說 哲學 米蘭·昆徳拉 捷剋 文學
重讀纔發現,初中的時候這本書根本什麼都沒讀進去。
評分把人心中隱秘的溝壑麯摺都剖開給你看,一筆筆地挑動神經,其實呢寫的也是極簡單的道理,渴望自由獨立強大探索與徵服,又渴望被嗬護尊重被識彆齣被當作獨一無二,也許特蕾莎和薩賓娜沒有本質上的不同,唯際遇,甚至與托馬斯弗蘭剋也是相似的人,行於人世,在無意義的灰色調中尋找光亮,誰人不同?卡列寜地微笑是個很好地解答,彼此相伴彼此哄騙,為你而活而快樂而接受無意義的生活,“非如此不可” ps1劉小楓的解讀真是太扯瞭ps2七年後重溫,開始心疼薩賓娜瞭,那個隻是藏起一隻襪子的女人,那個決絕地離開拋去一切來嗬護她的男人的女人,那個叛逆又執著的人,那個會後悔又會繼續背叛下去的人
評分我不明白這麼一個披著哲學外衣而憤世嫉俗的情色小說怎麼就世界名著瞭???果然drunby無國界,翻看瞭下彆人的評論都tm說看不懂,看不懂你們丫給5星?凸
評分斷續翻過N次~~~楞是沒有一直能堅持看下去,不知為何。——2012.5.15
評分喜歡薩比娜,某一部分的心境相同。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