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9
山陕商人与梆子戏考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戏曲 秦腔 理论 学术 艺术
《山陕商人与梆子戏考论》主要内容简介:刘文峰同志在10余年来,利用工作的余暇写出20多万字的一本关于山陕商人和梆子戏的专著。梆子腔近来研究的人多起来了,成本的专著也出来了,成了戏曲史研究中的热门之一。刘文峰同志的这本书很有特点,他把梆子腔的历史和山陕商人联系起来了。这种联系,许多人也知道,但加以系统的研究可能自这本书始。这个研究很重要,因为从这里下手可以搞明白许多问题。比方为什么梆子产生在山陕之间,又在山陕西省发达起来?梆子腔为什么在乾嘉以来短短几十年间就流行于北方以至于逐渐达到全国?又为什么自清末民初以来在京津等大城市衰落得这样快?等等。这本专著因为将二者联系起来研究,很明确地解答了以上的问题。不仅如此,这本专著还从剧目研究中得出了梆子戏反映商人生活的剧目很多,又从史实研究中抓搜出梆子反映了商人的美学观点,直至商人亲自下手从艺术上改造梆子的事实。作者所以得到了以上许多成就,主要是因为他广泛占有了历史材料之故。读了这本书之后,使我很佩服作者搜集资料之广、之多、之细。说广,他的搜集面是从剧目、戏班、舞台、剧团的经济,一直到有关山陕商业、商人的历史,无所不收。说多,则各种书籍所载,只要有点关系的,无不加以采纳;各处所存有关文物,无所不收;以至老艺人、老观众口中流传的故实,无不加以注意。说细,则是所收材料,巨细不遗。如果不是长期下功夫,这样的成果是得不到的。正因为下了这种硬功夫,作者的论断无不是有凭有据的。
山陕商人兴起于明,兴盛于清,衰落于清末民初。梆子戏亦萌芽于明,兴盛于清,衰落于民国,二者关系可见密切。梆子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吸收了昆曲杂剧等艺术形式,也吸收了很多民间艺术的养分,之后随着在各地的落地生根又有了新的变化,并由此逐渐产生新剧种,或对当地的戏曲艺术有了影响。书中的源流图看起来还是十分满意的。第三章关于梆子戏与山陕商人的探讨比较清楚,很喜欢。第四章会馆部分,资料翔实,覆盖面也十分全面。附录三参考价值很大
评分好书!扣一颗星的原因在于:1、对梆子戏起源的各种假说没有辨别;2、混淆了西北的梆子戏与东南省份多个剧种所唱的【梆子腔】;3、以“梆子”为名的各剧种未必同源,比如蒲州梆子、河南梆子、上党梆子,作者在罗列资料的时候对此现象未能予以注意。但是,瑕不掩瑜,在探讨商帮与声腔流变的关系这一问题上,本书应该是首部系统的著作。同时,理清山陕梆子在各地落户的大致时间,也有助于排除皮黄起源的多种谬说。
评分好书!扣一颗星的原因在于:1、对梆子戏起源的各种假说没有辨别;2、混淆了西北的梆子戏与东南省份多个剧种所唱的【梆子腔】;3、以“梆子”为名的各剧种未必同源,比如蒲州梆子、河南梆子、上党梆子,作者在罗列资料的时候对此现象未能予以注意。但是,瑕不掩瑜,在探讨商帮与声腔流变的关系这一问题上,本书应该是首部系统的著作。同时,理清山陕梆子在各地落户的大致时间,也有助于排除皮黄起源的多种谬说。
评分山陕商人兴起于明,兴盛于清,衰落于清末民初。梆子戏亦萌芽于明,兴盛于清,衰落于民国,二者关系可见密切。梆子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吸收了昆曲杂剧等艺术形式,也吸收了很多民间艺术的养分,之后随着在各地的落地生根又有了新的变化,并由此逐渐产生新剧种,或对当地的戏曲艺术有了影响。书中的源流图看起来还是十分满意的。第三章关于梆子戏与山陕商人的探讨比较清楚,很喜欢。第四章会馆部分,资料翔实,覆盖面也十分全面。附录三参考价值很大
评分史料详实
山陕商人与梆子戏考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