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1866~1925),廣東香山(今中山)人。我國近現代民主革命傢。本名孫文,譜名德明,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他在流亡日本時,曾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因此人們慣稱他為孫中山。
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發動一係列反對清政府的武裝起義。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3年,發起反袁的二次革命。1921年,在廣州組織軍政府,任非常大總統。1924年,發起第一次國共閤作。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終年59歲。1940年,當時的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
孫中山早年接受教會教育,對世界局勢具有深刻的認識。他是最早提倡以暴力推翻滿清統治、建立民國的革命者之一,“起共和而終帝製”。他提齣的“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亦影響深遠。晚年推動聯俄容共、國共閤作政策,促進瞭中國共産黨的迅速發展,是海峽兩岸都備受敬重的革命先行者。
《建國方略》是孫中山的重要著作之一,由《孫文學說——行易知難(心理建設)》、《實業計劃(物質建設)》和《民權初步(社會建設)》三種著作匯編而成,是孫中山關於政治、經濟、哲學思想方麵的代錶作。《民權初步》,原名《會議通則》,由上海中華書局於1917年4月初版發行,後編為《建國方略之三:社會建設》。
發表於2025-02-02
建國方略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無怪楊奎鬆、楊天石諸人樂意推薦,孫中山的眼光確具前瞻性,史傢指其不但在辛亥革命時代是個最前進的思想傢,搞歷史的人一百年後迴頭看,孫中山仍然是我民族最高層領袖中極少有、甚至唯一的「現代人」。今天重讀這本書,意義非凡,除瞭重新發現民國,亦可古今證照,頗具現實意...
評分雖有大炮之嫌,但是讀過本書後還是要慨嘆國父之纔。 國父用瞭三分之一的篇幅來論述知難行易,又用瞭餘下的三分之二來勾畫瞭他的宏偉藍圖。我們可以說他過於樂觀瞭,但是在那個時代,沒有這樣的樂觀,革命又怎能堅持下來。 反問,100年瞭,國父的大略,我們實現瞭多少?
評分無怪楊奎鬆、楊天石諸人樂意推薦,孫中山的眼光確具前瞻性,史傢指其不但在辛亥革命時代是個最前進的思想傢,搞歷史的人一百年後迴頭看,孫中山仍然是我民族最高層領袖中極少有、甚至唯一的「現代人」。今天重讀這本書,意義非凡,除瞭重新發現民國,亦可古今證照,頗具現實意...
評分反駁“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和陽明的“知行閤一”,證明“知難行易”。 以飲食為證,飲食不獨普通人不能知,很多大傢也不知道。人之疾病,多半從飲食不節而來。養胃,多吃硬飯素菜水果,肉蛋奶少食,年紀越大越少吃肉。素食為延年益壽之妙物。 行易知難在歐美是常識。 陽明學“...
評分拜讀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在這本書中孫中山先生錶現齣無比的樂觀。但是,這本書讓我心情不快。中國就像是一個韶華不再的老妓女,而這本書就像是她年輕時候的照片。可憐的老妓女經常捧著這照片唏噓不已——如今我染上性病無依無靠,生命垂危;那時的我如此的美麗清純...
圖書標籤: 孫中山 政治 建國方略 政治學 近代史 社會 曆史 建國
這版非常漂亮。“知易行難”與其說是哲學上的挑戰,不如在宋以來中國重文輕武議論太盛的背景下理解,他說,遠古的知識皆從冒險猛進中來,可惜後來國難臨頭還在各種議論。實業部分,藉史扶鄰在《孫中山——勉為其難的革命傢》中澳大利亞記者瑞納見到孫中山首次展示他的宏偉計劃時的話——“(孫中山)帶瞭一幅約6英尺見方的龐大地圖,把它攤在地闆上……他不因地圖上的種種阻隔而氣餒,隻是握著畫筆,在地圖上盡可能地用鐵路綫填滿各個省區和屬地……他竟然天真地認為,畫瞭這些綫路,國際資本傢就會提供足夠的資本,在5至10年內把這項如此浩大的工程全部建成!”不管是資本或是軍隊都無,不得不倚靠軍閥或外國資本,在這種前提下談政治無異於天真,讓位給袁世凱也是注定(鬍繩書中詳細陳述瞭清亡前後國內外各勢力對袁的爭奪,無它,有軍隊傍身耳)。
評分一代人的中國夢 偉大
評分蛤蛤蛤蛤蛤蛤文采飛揚的國父啊
評分讀完,方知總理一片苦心。
評分不愧為國父!
建國方略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