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 Pirsig),1928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15岁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又学习哲学,之后在该校攻读传播学硕士;他曾到印度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并担任修辞学教授。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因为西方倡导的二元对立与二分法带来的分裂而困扰不已,因而一直试图寻找支离破碎的文化的整合之道,这些问题长久折磨着他并让他焦虑又烦躁。1961年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临床忧郁症,被多次送进医院。1963年起接受了多达28次的休克疗法,在此期间妻子与他离婚。后来他终于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理论并且出院,转而开始潜心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1968年他与长子克里斯一起骑着摩托车从双子城出发,在中西部旷野、洛矶山区和西海岸从事心灵探险。他希望从狭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脱,于是才开始这场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终于恢复了自我的完整。
本书出版后波西格一直过着隐居避世的生活,并与第二任妻子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轮渡之旅。
发表于2025-04-09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当初写论文《The Buddhism and the Beat Generation》的时候还不知道这本书,只知道《在路上》《达摩流浪者》《文明的冲突》《嚎叫》,不然,论文可以写得更丰满了。 我写论文是02年,911事件之后,当文明的冲突这种说法尘嚣直上时,我以六十年代风涌全球的各种运动来说明,东西...
评分今年年初我从印度上完一个月的瑜伽课以后,回到了欧洲,在布达佩斯独自面对后知后觉的离别,我舍不得在印度时与身边的人所建立起的那种共鸣与深邃,对方的一个眼神常常就好像可以懂得你内心走过的一切痛楚与忧伤,我感到自己时时刻刻都是被拥抱着的,被懂得的,那是一种浮于表...
评分 评分看完整本书,第一感觉便是混乱,作者的混乱。正如他在书中快结尾时所提到的,他可能又要发病了。但此次发病会与以往不同。他将赢得胜利。因为至少他不再恐惧。 本书在我看来,是属于作者自己私人的东西,是他的自我记录,可能对于他自己的意义更为重要而不是要向我们宣传或者...
评分当初写论文《The Buddhism and the Beat Generation》的时候还不知道这本书,只知道《在路上》《达摩流浪者》《文明的冲突》《嚎叫》,不然,论文可以写得更丰满了。 我写论文是02年,911事件之后,当文明的冲突这种说法尘嚣直上时,我以六十年代风涌全球的各种运动来说明,东西...
图书标签: 哲学 美国 科学技术哲学 旅游行走系列 小说 禅 社会学 二元论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父子两人和约翰夫妇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到加州,跨越美国大陆,旅行的过程与一个青年斐德洛研修科学技术与西方经典,寻求自我的解脱,以及探寻生命的意义的过程相互穿插。一路上父亲以一场哲学肖陶扩的形式,将见到的自然景色,野外露营的经历,夜晚旅店的谈话,机车修护技术等等日常生活与西方从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哲学的深入浅出的阐述与评论相结合,进行了对形而上学传统的主客体二元论的反思,以及对科学与艺术,知识与价值,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与物质,机械论与神秘主义,西方与东方等西方二分法划分下的事物间的关系的思考。并潜入自己的过去,探寻在现代文明下自己精神的分裂的起源,完成了一次自我心灵与人类文明的探索。
修车师傅应该老老实实开车,千万别胡思乱想。
评分书快看完,朋友带来英版,结果发现译者将他看不懂的地方进行了简化,将三个哲学词汇译成同一个词,一下子深觉一个月的睡前时间被浪费了。生气。
评分昨晚读了这本书睡的,做了一个跟鱼有关的梦,醒来这么久还是一直开心着,这是不是说明,我的某个心结被这本书解开了。
评分我发现我学习道理的主要文字形式是微博或者箴言。。。
评分作者反复讲的"良质"(good)其实就是道家讲的道,佛家讲的心,儒家讲的好的传承,印度教奎师那知觉讲的灵性。。。。。。圣经和古兰经我还没看完,应该也有类似的一种东西。。。从大的时间观来看,东方哲学就是比西方把超越吃喝拉撒睡的东西说的明白,说的让人信服,这点西方点哲学家再怎么啰嗦也不如老子的《道德经》有简单明了而又包含万物,不如佛祖洋洋洒洒唠叨出的几部牛逼经书把人的心是怎么回事讲的透彻。。。这本书牛逼的地方在于视角,这也是西方小说家比东方作家厉害的地方,视角很吸引人,骑摩托车溜达也能想到禅宗,这也是一本格调很高的游记,很多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很细致,足以见得作者文学功底之深厚;这本书不好的地方在于啰嗦,书的最后三分之二干货太少了,不知道是我读的太匆忙还是作者写的太冗长。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