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1956-1993),1956年生于北京,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顾城1987年5月29日赴德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其后半年间于欧洲讲学及参加学术活动,到访瑞典、法国、英国、奥地利、丹麦、荷兰、芬兰等国家。其间的发言演讲总是令人耳目一新,同年12月参加香港现代文学研讨会,接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亚语系聘请,于1988年1月初移居新西兰,任职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以后的两年半中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当代文学,并一度兼口语课,在大学假期曾应邀赴美讲学。1992年3月应德国DAAD学术交流基金会邀请,赴柏林从事文学创作;1993年3月获伯尔基金继续在德写作,其间先后赴法国巴黎、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法兰克福、美国参加文艺活动,以中国哲学、艺术为主题,贯通古今,向西方世界宣传中国文化艺术。至1993年10月辞世,在六年多的时间里,不断地写诗、撰文、讲演、对话,与国际友人交流。
发表于2024-12-22
半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顾城未发表作品辑录出版,揭伤妻自杀真相 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提起顾城,我们或许都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诗。他戴着一顶在常人眼里有些奇怪的帽子,写着唯美朦胧的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砍伤妻子...
评分顾城未发表作品辑录出版,揭伤妻自杀真相 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提起顾城,我们或许都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诗。他戴着一顶在常人眼里有些奇怪的帽子,写着唯美朦胧的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砍伤妻子...
评分顾城未发表作品辑录出版,揭伤妻自杀真相 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提起顾城,我们或许都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诗。他戴着一顶在常人眼里有些奇怪的帽子,写着唯美朦胧的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砍伤妻子...
评分顾城未发表作品辑录出版,揭伤妻自杀真相 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提起顾城,我们或许都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诗。他戴着一顶在常人眼里有些奇怪的帽子,写着唯美朦胧的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砍伤妻子...
评分顾城未发表作品辑录出版,揭伤妻自杀真相 转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提起顾城,我们或许都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诗。他戴着一顶在常人眼里有些奇怪的帽子,写着唯美朦胧的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砍伤妻子...
图书标签: 顾城 随笔 读顾城,了解真实的顾城 一定要看 好书 诗歌 藏书 +顾工+顾乡+顾城
《半梦》收入顾城在海外撰写、口述整理的几乎全部散文作品,附录一篇小说卷出版后发现的顾城早期小说《在亮亮的天空下》,以补“顾城小说全编”之遗珠;另全文收录作者姐姐顾乡详作补注的纪实散文《我面对的顾城最后十四天》。
本书除了收录顾城的散文之外,还有三部分内容值得阅读:一是顾城的早期小说《在亮亮的天空下》;二是顾城的姐姐顾乡详作补注的纪实散文《我面对的顾城最后十四天》;三是顾城写给父母的书信(但是不知道是否一并附有书信手迹照片呢)。期待更为完备的“顾城作品全集”的再整理出版。
评分真相究竟如何似乎已经不再重要,毕竟俩人已经死去多年了,只留下无尽的伤痛给他们的家人。
评分顧鄉生性怯懦謹慎,導致此書的校注與編輯也多有避諱。除了因中國的出版環境做妥協進行技術處理的地方,時過境遷,一些人名與地址本已無出於隱私保護隱去的必要。這樣編輯文本,為顧城研究者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另謝燁殞命案目前尚屬懸案,不但兇手無法確定,兇器也未找到。當時激流島的警方缺乏基本的刑事鑑定能力,對現場也不注意保護,很多重要線索如今已然湮沒。若重啓調查,目前偵辦方向只能從張純(謝燁之弟)與陳奕魚(謝燁男友)當天的alibi找突破口。顧城為自縊的定論大約也靠不住,他的autopsy未註明頸部是否有掙扎留下的吉川線。在缺少物理證據的情況下,光依顧鄉的證詞得出顧城攻擊了謝燁並自盡的結論,是相當不嚴謹的,事實上當地警方與法庭也從未採信顧鄉的證言。而這一推論經過添油加醋卻成了中國國內流傳至今的”真實”。
评分杀妻自杀未成定论,此乃悬案。叶美过激了。。。
评分看他反复提到谢烨 画了木耳 那两本诗全集已经很久没动了……还有后面的英儿(未定稿) 那些图片和注解 无法明白他的小小的国土 也不敢去明白 顾木耳就别懂中文了吧……最后顾乡写的:我面对顾城最后十四天 算是一个结局了 像有一个翻译说了一些听得懂的话
半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