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叔华(1904-1990),女,著名小说家、画家。原名瑞棠,笔名叔华、素心。广东省番禺人。1922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并开始在《现代评论》发表小说。1929年任教于武汉大学,主编《武汉文艺》。1940年起在燕京大学任教。其主要作品有:小说《花之寺》、《女人》、《小哥俩》,散文《爱山庐梦影》,以及用英文写成的带有自叙色彩的《古韵》。1956年后在新加坡南洋大学、加拿大等地教授中国近、现代文化,后寓居英国。
《古韵》收录了穿红衣服的人、母亲的婚姻、搬家、一件喜事、中秋节等多篇小说作品。
凌叔华的自传#古韵#,她生富贵家,小时记忆好,细节描述清楚,他的父亲三妻四妾的,学问有,官运通,父亲对她好。重点是她母亲,善良谦让不争温顺,得以有她的性格养成。还有几个小妈,出跳的一个妓女出生带着前任留下的儿子,一个养小白脸的贪财阴险。她从小认家学贲先生背唐...
评分凌淑华,清末时代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大家庭,自幼学习绘画和文学。也算民国奇才女子,并与林徽因、徐志摩有交。本书也是她的半自传体小说,前半部分,大概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民国时代背景下,一个大家庭的生活点滴。读完傅光明翻译的这本作品,我更好奇的是原著,应该是怎样的...
评分 评分凌淑华,清末时代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大家庭,自幼学习绘画和文学。也算民国奇才女子,并与林徽因、徐志摩有交。本书也是她的半自传体小说,前半部分,大概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民国时代背景下,一个大家庭的生活点滴。读完傅光明翻译的这本作品,我更好奇的是原著,应该是怎样的...
评分译者说,25岁的自己译这本书时,要闭上眼睛,想象30年代北平人的样子。陈逸飞也曾和他说过,想拍出1930年代北平文人“在四合院里弹钢琴的韵致”。尽管一切都成广陵散,但这本书和绕着它的人事,也成为着我这个外地人的“北京故事”。他用北京话读,我偏用南方腔读~
评分古典美。轻淡的笔触,流水潺潺地流淌着浅浅的细流,寻常温情,又不乏雅致,心情平和,舒柔之时阅读,极美的享受。
评分独树一帜,翻译的很下功夫
评分富于古典韵味的忧愁 喜悦 和一如既往的天真
评分一个在九十九间房的大宅里度过的童年,从清朝,到袁世凯,再到民国,有孩童的乐趣,也有作为一个女孩和家中不起眼的小十带来的落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