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
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当代谍战特情文学之父。新智力小说领军人物。
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
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
1986年至今,著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风语》、《刀尖》。
作品多次被影视改编,口碑、 票房、收视率节节高攀,影响了一个时代的类型文学风向。
发表于2024-11-02
刀尖:刀之阳面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和大多数读者一样,了解麦家的大名是从电影《风声》开始的,紧凑的剧情和刻意营造的种种陷阱,以及出其不意的结局,都让国内观众有了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之后麦家的《解密》和《暗算》也取得了读者的认可,从而在图书出版市场刮起了一阵谍战小说之风。之后麦家趁势发表了《风...
评分 评分和大多数读者一样,了解麦家的大名是从电影《风声》开始的,紧凑的剧情和刻意营造的种种陷阱,以及出其不意的结局,都让国内观众有了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之后麦家的《解密》和《暗算》也取得了读者的认可,从而在图书出版市场刮起了一阵谍战小说之风。之后麦家趁势发表了《风...
评分 评分第一次看, 初初一翻, 觉得狗血, 但后来看了作者的介绍, 这是根据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来写的, 我不再觉得是狗血, 而是热血. 英雄毕竟是人, 他们在常年刀尖上行走, 难免有疏忽会有差错就会送命.非常感动. 如同眼前美丽的玫瑰花, 因为是真的, 所以既脆弱又坚强.
图书标签: 麦家 谍战 小说 悬疑 刀尖 中国 文学 中国现代小说
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耗时最长的心血之作,真实还原中共王牌特工尘封七十年的传奇。
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国党军密码专家白大怡无意中发现了日军对中国实施的一个险恶计划,为揭穿阴谋,他以故意被“暗杀”的方式将秘密传出去。延安、重庆得到消息后,分别启用了潜伏多年的高级特工林婴婴和金深水。在粉碎阴谋的这场战斗中,金深水被林婴婴成功策反加入共产党……所有理想和情感纠葛,被抑制的爱情、被扭曲的人性、被蒙蔽的阴谋,构成那个特殊年代最危险的工作:刀尖上行走。
《刀尖》创作大事记:
1981年7月27日:浙江富阳人民医院,麦家偶遇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五系招生官王亚坤,临时被安排入伍体检,终为该校福州分院录取。该校总部在郑州,现更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有“军中清华”之美誉。该校五系当时在全军有福州、南京等三所分校。
1981年8月29日:麦家登上福州鼓山求学,这是当时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福州分院的所在地。
2002年10月:麦家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获中国小说学会“2002年中国长篇小说”第一名、第六届国家图书奖。
2003年7月:麦家第二部长篇小说《暗算》出版,获第四届四川省文学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03年8月:成都寓所,阔别20年的王亚坤夫妇携《解密》、《暗算》突然到访,并带来整整一箱材料,希望麦家写写“箱子里的事情”。麦家看完材料,创作冲动十分强烈。
2003年9月—11月:麦家完成第一稿,取名《两个老牌特务的底牌》,王亚坤夫妇看完觉得不够真实,不同意对外刊发。
2004年—2007年:王亚坤夫妇不辞辛苦,东奔西走,寻寻觅觅,又收集更多材料,提供给麦家。
2008年3月—10月:麦家根据庞大的材料和档案资料,又创作第二稿,取名为《刀尖上行走》,得到王亚坤夫妇首肯。
2009年——2010年:创作出版《风声》《风语》期间,麦家根据王氏夫妇和有关审读机构的建议和要求,对第二稿又进行多达数十次局部修改,终于获准对外刊发。
2011年4月:根据出版编辑意见,麦家又作修改,最终定稿,更名为《刀尖》。
有点失望,无论文笔和叙事风格都有些拖沓。感觉像是故事的完整性有缺失。
评分麦家惯用第三者的客观态度来写第一人称,同时用漫不经心的语气来吊人胃口。不过这本书的故事略简单,文字浪费严重,不如《暗算》。
评分茅盾文学奖就这水平啊……
评分麦家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因此再减一星。书的转折太随意,推理疯狂,毫无逻辑可言。与之前的《暗算》等作品比较,这本书几乎难以让人相信出自同一作者笔下。如果说电视上谍战类雷剧层出不穷的话,小说里号称“鼻祖”的麦家,也渐渐江郎才尽了。
评分文笔较差,情节颇多漏洞
刀尖:刀之阳面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