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恩·考斯基马(Raine Koskimaa),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师从美国著名学者布赖恩·麦克海尔(Brian McHale)。现为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University of Jyvaskyla)艺术与文化研究系数字文化教授,《赛博文本年鉴》(Cybetext Yearbook)系列的创始人和编辑,电子文学组织(Electronic Literature Organization)的文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游戏研究》(Gamestudies)的评论理事会成员,国际数字艺术与文化大会(Digital Arts and Culture Conference)的程序组成员。近年来在数字文化、数字义学、超文本与赛博文本、电子游戏研究、读者反应批评、媒体应用、赛博朋克科幻小说及叙事学等方面著述广泛,其中数字文化、数字文学、电子游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西方学界具有一定影响。
单小曦(1971— ),男,吉林松原人。文学博士(后),2008年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文艺与传媒、数字文学等理论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人事部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共5项;获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教学成果奖等奖项共6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多篇被国内权威报刊转载、摘编和评介。
陈后亮(1979— ),男,山东临沂人,文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学术兴趣在于曲方后现代文艺理论。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与和主持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2项。在《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国外理论动态》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聂春华(1978— ),男,广东韶关人。2003年毕业于汕头大学文学院,获文艺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获美学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7月进入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0年7月出站后调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和美学,发表论文20多篇。
发表于2024-11-25
数字文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早在1973年,詹姆斯·费伦[②]的导师谢尔登·萨克雷就针对学生所读的同一本小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读的是同样的书吗?”[③]萨克雷的本意是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读者面对相同的文本,会得出不同的阐释经验。同样,这句话也契合数字文学的阅读。面对同一个数字文学...
评分一项研究若要成立,第一个需满足的前提便是拥有确定的对象。作者指出数字文学有以下四类对象:1、印刷文学的数字化2、原创文学的数字出版3、由数字格式带来的新技术的文学创作4、互联网上的超文本文学。而这些对象被作为数字文学对象的前提条件是,它们与之前印刷在纸上的作品...
评分早在1973年,詹姆斯·费伦[②]的导师谢尔登·萨克雷就针对学生所读的同一本小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读的是同样的书吗?”[③]萨克雷的本意是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读者面对相同的文本,会得出不同的阐释经验。同样,这句话也契合数字文学的阅读。面对同一个数字文学...
评分早在1973年,詹姆斯·费伦[②]的导师谢尔登·萨克雷就针对学生所读的同一本小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读的是同样的书吗?”[③]萨克雷的本意是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读者面对相同的文本,会得出不同的阐释经验。同样,这句话也契合数字文学的阅读。面对同一个数字文学...
评分早在1973年,詹姆斯·费伦[②]的导师谢尔登·萨克雷就针对学生所读的同一本小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读的是同样的书吗?”[③]萨克雷的本意是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读者面对相同的文本,会得出不同的阐释经验。同样,这句话也契合数字文学的阅读。面对同一个数字文学...
图书标签: 文学理论 芬兰 赛博文本 类型-文化 超文本 类型-文学-写作 文论 这是什么?
《数字文学:从文本到超文本及其超越》表现出了如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数字文学”的概念并不是考斯基马第一个提出来的,但他却是较早对数字文学进行直接、正面特别是较系统性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关于数字文学的理论研究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空洞建构,而是建立在对大量数字文学经典作品的细读和分析基础之上的。 《数字文学:从文本到超文本及其超越》(Digital Literature——From Text to Hypertext and Beyond)是芬兰当代学者莱恩•考斯基马(Raine Koskimaa)的博士学位论文和相关论文的结集。作者从更根本的“数字”出发思考新媒介文学问题,把超文本文学看成数字文学的主要代表,对超文本技术、超文本文学的形成、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较细致的梳理分析。
这个领域内算比较系统的,懂文学、超文本、电子游戏等
评分这个领域内算比较系统的,懂文学、超文本、电子游戏等
评分几个古怪的概念而已
评分第五章起着重分析的几部作品,只能说超链接也拯救不了如此糟糕的文学性与乏味。另,千禧后超文本小说就不怎么成气候了。
评分作者于新世纪初完成的博士论文,主要涉及的远古超文本(≠网络小说)如今已没啥人知道了,20年来早已被一波波全新的数字媒介样式不断更替。但理论方法还是有效的,虽然讲述起来有些枯燥,给概念换了些显得挺时髦的词,什么赛博文本性、遍历文学、元结构、本体互渗、叙事转喻、可供选择的文本的可能世界textual alternative possible world、双重聚焦、视觉和书写的交互性叙事……最好先读一些实验性的原型超文本protohypertexts,比如已有中译本的《作品第一号》《微暗的火》《跳房子》《命运交叉的城堡》《要就要不要拉倒》《风格练习》,尤其还有重点分析的《尤比克》。作者预言交互性/视觉小说(也即文字冒险游戏)的未来最有可能建立在虚拟现实手法之上,如今再看也还为时尚早,且先拭目以待。
数字文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