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忠 福州人,生於1964 年10月 。
1982年考入上海復旦大學,1992年獲
曆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復旦大學中國曆
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
從事 曆史人文地理及明清社會文化史的
研究,關注地域文化差異及區域社會之
變遷 ,尤其專長於“徽州學”的研究,著
有《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專著)
和《斜暉脈脈水悠悠》(學術散文)等。近
年曾在《讀書》月刊開設 “日齣而作”專
欄,另有學術隨筆發錶於《萬象》、《尋
根》等雜 誌。
徽州的民俗與文化,當然不是一座老房子就能代錶得瞭。它是富有活力的,一如當年行走於大江南北的徽商腳下的路,在年復一年的流轉中,輸齣瞭徽州朝奉,竪起瞭貞節牌坊,也帶迴“宰相故裏”的盛名,還有那難以勝數的豪宅巨富……而徽州的凝固,又如同今日破敗的宗祠前光禿禿的旗杆,在八麵來風中無言矗立。長街小巷裏的尋常人傢,依然保護有祖輩的風雅,聽得見不絕於耳的稚子書聲……
本書旨在介紹中國民間傳統的地域文化,以圖文隨記的形式,嚮大眾傳播中華本土文化之精髓,復蘇久遠的在曆史場景。為探究曆史傳承,反思文化變遷的人們,開闢一片傳統文化的博物館,鄉土社會的史書庫。
亦藉此呼籲:保護我們的民間文化,珍視我們的曆史!
這本書篇幅短而精、史料詳實,寫齣瞭徽州的特色,是鄉土中國係列中是比較優秀的一冊。 我綜閤整理瞭一下書中提到的“景點”,給大傢做個尋訪的參考: 績溪縣 上莊(鬍適故居、鬍開文故居) 華陽鎮(周氏宗祠) 歙縣 許國石坊 雄村(竹山書院、文昌閣、曹氏宗祠、曹氏功德石...
評分作者同是福建人,增添許多親切感。不知道這書的讀者都是些什麼人,但對我這種不是鄉土曆史研究者的旅行者來說,看著有點纍。 作者的確對徽州研究很細節而且深入,引經據典,挖掘齣很深度的可能當地人都不太瞭解的史實來,使我瞭解到徽州人少小離傢的經商傳統,以及有些物質基...
評分作者的文筆不可謂不好,學識不可謂不深,更重要的,確實有情懷有熱愛。 但是,湊在一起,總體上有些彆扭。從前麵的介紹來看,本書的定位應是地方鄉土文化概論,對地方文化曆史進行適度的挖掘,情感的適當錶達雖然未嘗不可,但如果控製不住,對於地區介紹概況的定位而言,反而是...
評分徽州是我一直很嚮往的一個地方,為這裏的粉牆黛瓦,為這裏的小橋流水,為這裏一切讓人沉醉的美。遺憾到現在也沒能踏足這片土地,感受這裏的魅力。 《徽州》一書在某種程度上彌補瞭這種遺憾吧,既可以看好看的照片,想象徽州的美,又可以讀一讀這裏的曆史文化,認識這讓萬韆人魂...
評分作者的文筆不可謂不好,學識不可謂不深,更重要的,確實有情懷有熱愛。 但是,湊在一起,總體上有些彆扭。從前麵的介紹來看,本書的定位應是地方鄉土文化概論,對地方文化曆史進行適度的挖掘,情感的適當錶達雖然未嘗不可,但如果控製不住,對於地區介紹概況的定位而言,反而是...
照片拍得太注重局部細節瞭
评分高牆大院~比喬傢大院強齣不少啊,當然是單看照片的話,開始想走徽州-婺源-黃山綫,奇怪的是我一直以為是安徽地界的婺源其實也不是沒道理的。牌坊誠然很好看,但滅人欲的做法讓同是女人的我很是憤恨,恩。
评分【在 @雨楓書館 翻書291】沒去過徽州,但提到徽州就想到粉牆黛瓦、四水歸堂、五嶽朝天的徽派建築。這本書圖多字少,但精煉地寫齣瞭徽州建築錶象後的地理人文的特色。《春帆紀程》是程庭康熙五十七年迴故鄉徽州的真實記錄,他看到的故鄉是“鄉村如星列棋布,凡五裏、十裏,遙望粉牆矗矗,鴛瓦鱗鱗,棹楔崢嶸,鴟吻聳拔,宛如城郭,殊足觀也。”美,有機會要去看看,網友“藍調共和”把景點都列齣來瞭http://book.douban.com/review/1707989/
评分徽州必讀
评分在徽州可以看到什麼?精緻優美的民居,源遠流長的文化。“徽州”二字,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文化資産。然而1987年將徽州易名為黃山市,又經曆行政改製,將徽州發祥地的績溪劃給瞭宣州管轄,不僅在中國地圖上硬是把一座曆史名城給抹掉瞭,原徽州地區也被搞得殘缺不全。徽州的曆史被人為地割斷瞭,並造成皖南處處皆黃山,地名嚴重混亂。這可真是:皖南已無徽州府,空留青山笑皇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