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1953年生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历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景物系列。业余写作,2000年出版文集《纽约琐记》,2002年出版《陈丹青音乐笔记》,2003年出版杂文集《多余的素材》。
发表于2025-02-01
退步集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不是一个守旧主义者,相反,我很现代。我用的是在大家看来都很装逼的苹果电脑,习惯去讨论一些不知所谓的政治。从骨子里,我喜爱这个国家,喜爱这个国家的文化,我出生在江南的小城里,于是这些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记忆。 可能时间有些久远,对于儿时的回忆已经不是...
评分陈丹青之所以出名,一是因为他的西藏组画,二是因为他的从清华辞职。作为一个在纽约住了18年的人,难免沾染美国人的那些“臭”毛病,口无遮拦,指天划地,实足是一个艺术界的老“愤青”。话说起来,吾有网友peep君,与陈先生长相颇有类似,也是一个十足有趣的人。 我第一次看...
评分“两年前一次为年青人的座谈中,有张小小的纸条几经转手递过来:陈老师,你这样说来说去有什么意思呢?你会退步的!我似乎有所触动了!” 《多余的素材》《退步集》《荒废集》,陈丹青一直在以退为进,恋战不去。他知道自己脸上的油彩斑斓、角色尴尬,顶着画家的头衔,却一直在...
评分如果单就这本书的好于不好,似乎不必多说了,上述的帖子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为什么陈丹青的这本书如此被热读,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自白。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病,比如艺术类学生要考政治要考英语。可是没有几个人能象丹青般的在各种场合直白的近乎粗鲁的道出。...
评分如果单就这本书的好于不好,似乎不必多说了,上述的帖子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为什么陈丹青的这本书如此被热读,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自白。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病,比如艺术类学生要考政治要考英语。可是没有几个人能象丹青般的在各种场合直白的近乎粗鲁的道出。...
图书标签: 陈丹青 随笔 艺术 退步集 杂文 文化 人文 中国
《退步集》是陈丹青归国五年来部分文字的结集,三十余篇文章,话题兼及绘画、影像、城市、教育诸方面,自云“退步”,语涉双关,也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问。
他是教育界的反骨,艺术圈的倒刺。他的批评无情而真挚,尖锐而刻薄,像一把尖刀直插入当今艺术界和教育界的现实。他自外于艺术体制,不是主动为之,而是被逼无奈。他虽然是一个喷子,但是喷的在理,直指人心;喷的优雅,不愧师从木心。他就是陈丹青。
评分所谓“退步”,语涉双关,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询。文字观察敏锐,细节刻画尤其生动。陈丹青虽是个画家,但很多散文家写不出他一样的文字。另外,读者们虽不是他本人,但这个海龟派笔下文化与语境的‘隔膜’与‘无助’,乃至‘欲拒还迎’的心态每个人都不难感同身受。”贡布里希说:“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是吗?好像是这样。真的是这样。真有所谓“艺术史”么?没有这单个单个的“人”,艺术史是什么? 在作品上签署姓名的传统是十分晚近的故事,相传始于乔多,相当于元末吧,中国艺术家的署名史,似乎要久远得多了。可知道兵马俑的作者是谁?敦煌的作者又是谁?“艺术家”一词是翻译过来的。在敦煌与兵马俑的时代,那些伟大的作品并不被看作是艺术,“艺术”一词,也是翻译过来的。“呈现艺术,隐退艺术家。”
评分陈丹青真的挺可爱的。智力高、性格丰富的孩子活在现在这个世界会比较苦一点,但我相信他也会找到自己的办法。
评分关于油画、摄影、架上绘画和平面作品的各篇,颇能扩充本艺术盲的知识,也颇多想法。但一旦涉及政治、历史,便处处破绽,让人忍不住想要伸伸脚了……
评分“人得有教养。我闺女出生后,我对大人谈小孩怎么好玩,我父母就警告我不要谈自己的孩子,没教养。"
退步集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